1. 首页 > 股票投资

如何寻求寻求风险投资?如何理解寻求风险投资?

创业之初,吴长江就确立雷士战略目标“争行业第一,创世界品牌”,高举高打自主品牌NVC(NewViewChina)雷士是一家具备全球视野的中国企业,是照亮全球的新光芒。创业第一年,雷士营业收入超过3000万元,到2005年已超过7亿元。后来,股东就经营发展和领导权威等问题产生价值观、人生观和性格的激烈冲突,最后同学股东分家,吴长江在经销商的拥戴下保住了其在公司的地位,但不得不为支付高昂的分手费而走上四处融资的道路。2006-2011年,吴长江先后与金融投资者亚盛投资(毛区健丽)、软银赛富(阎焱)、高盛合作;2011年,又在软银赛富的推动下,引进产业投资者施耐德(朱海)。值得关注的是,金融投资者(PE)以极低的市盈率、过高的董事会席位及优先权入股雷土。2010年,雷士照明登陆港交所投资人借IPO赚得钵满盆溢。

如今,大家只知道吴长江已经跨过资本危机,但是对于这段往事的诸多细节并不太了解。比如,企业的资金因股东退出而被“抽干"之后,吴长江面临的是怎样的窘境?他引进资本为企业“补血”时,经历了怎样的与资本的博弈?资本又是怎样利用雷士的窘境而压低入股价码的?下面将详解吴长江的资本历程。

1998年底,吴长江出资45万元,杜刚.胡永红各出资27.5万元,创立雷士照明。

2005年,吴长江把自己的股份向杜刚、胡永红两位股东分别转让5.83%,而代价几乎是无偿的。于是三人的股份形成33.4%.33.3%、33.3%的均衡状态,三位股东在企业的工资、分红也完全均等。但是,三位股东的关系却并未因此而改善,吴长江被迫出让全部股份,携8000万元出走。随后,全体经销商“倒戈”,要求吴长江重掌企业,其余两股东被迫各拿8000万元离开。

如何寻求寻求风险投资?如何理解寻求风险投资?

2006年,资金问题成为吴长江真正的挑战,吴长江向柳传志求助,柳传志介绍叶志如借给雷七照明200万美元。”

2006年6月,毛区健丽吸引“涌金系"掌门人魏东的妻子陈金霞、优势资本总裁吴克忠、个人投资者姜丽萍等三人投资400万美元,加上自有资金494万美元及顾问费折算100万美元,合计994万美元,购买雷士照明30%的股份,后分予陈金霞吴克忠、姜丽萍三人共10%,自占20%。

2006年8月,毛区健丽牵线赛富亚洲投资雷士照明2200万美元,购买雷士约55.5万股股票,占比35.71%,接近吴长江的41.8%。

2008年8月,高盛注资3700万美元于雷士照明,赛富亚洲增资1000万美元,总持股比例达30.73%,超过持股29.33%的吴长江,成为第一大股东。

2010年,雷士照明在港上市,赛富亚洲的股份由30.73%摊薄至23.41%,高盛持有的股份则由9.39%摊薄至7.15%,但赛富亚洲老大、吴长江老二的格局一直不变。

2011年7月,施耐德电气从雷士照明6位股东处共获得公司9.2%的股份,成为第三大股东。

2011年9月,施耐德中国总裁朱海提名其下属李新宇担任雷士副总裁,并掌管核心项目。

2011年底,赛富亚洲、吴长江.施耐德电气和高盛分别约持有雷士照明18.3%,15.9%9.1%和5.6%的股份。

2012年5月25日,吴长江被毫无征兆地“因个人原因"而辞去了雷士照明一切职务,而接替他出任董事长的则是软银赛富的阎焱,接替他出任CEO的则是来自施耐德并在施耐德工作了16年的张开鹏。

至此,这一资本博弈达到顶峰。而吴长江也因此被逼隐退,身处围城。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