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成就的民营医院分析
股票知识网小编为您深入分析新医改成就的民营医院:
差不多两年前,一个做医疗投资管理的朋友曾说过,我们是时候去挣点钱了。他当时的意思是要把主营业务从托管医院变为直接投资,从羞答答地只挣一点儿管理费到大张旗鼓地拿股东回报(当然不能是分红)。
最近见他,果不其然:他们在长三角迅速拿下了四、五家二级医院,迅速地把业务收入做到两个亿,业绩最好的一家利润有2000万。这是个什么概念?利润率10%!而国际公认的行业平均水准是5%-8%。再给个比较:上海规模最大的那家三甲公立医院,某一年的业务收入27个亿,利润只有区区100万!
听朋友说他们拿下的这些医院都有医保定点资格,据此判断应该都是非营利医院(这个判断依据应该靠谱——虽然理论上说,即便由营利性医院提供,只要是基本医疗服务社会医保也应该埋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太复杂了,估计现实中给不给医保定点应该就是根据营利非营利)。那么朋友的医疗管理公司怎么实现投入回报是个问题,但不管怎么说民营医院的体制优势以及由此带来的高效率再次被证明了。
这个并不新鲜,重要的是,朋友公司近两年的成功,简直就是新医改赠送的大红包。
他们能够轻松地搞到那么多二级医院(全资新建或参股改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医改削弱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因此病人大量上转,现有的县级医院(标准的二级)忙不过来,给增量提供了机会。
就以我采访过的苏南某县级医院为例,其2011年上半年整体的就医人次比前一年上涨15%-20%。当地新农合建立已久,保障加强引发的医疗需求释放效应已过去,就诊量的增加显然来自基层上转患者(加上一部分导入人口的新增需求)。
如何应付急剧增加的医疗需求?再由政府建医院吗?公立医院的效率低下早已毋庸赘言,长三角一带的政府官员们素质一流,对这一点心知肚明。引进社会资本,批块地,给一批事业单位编制,给予医保定点。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操作里有不太规范的地方,比如说土地的问题可能打了擦边球,另外给编制的做法也是和去行政化的大趋势背道而驰的,但在最为根本的医疗市场开放问题上,这些地方把握住了方向,本着“抓大放小”的原则是应该鼓励的。
这些医院怎么赚钱?很容易啊。来做手术,我给你提供好的病房,为宽敞舒适私密人性化多付点钱,你愿意吧?妇女做人工流产,肯定得用无痛技术,选个效果好的麻醉法,这钱该花吧?术后康复也很重要,我们提供你康复疗程,给父母亲人额外的关爱你还舍不得那点钱么?
所有这一切都出于自愿,医院绝不勉强,但在富裕发达的长三角地区,上述周到的产品和服务提供很容易创造出需求。你说这算是诱导需求吗?就算是吧,这也完全是市场行为。非基本的项目都在医保之外,临床路径也管不到,投资管理方把这个叫做医院的流程再造,嗯,顺便把他们的利润也再造了一下,多么聪明的思路啊。
你问这些医院的人才问题怎么解决?对想要做大的民营医院而言,这确实是个很大的困扰;但朋友的公司定位精准:就做二级医院,常见疾病和手术,其实对医生的要求不是那么高的。一方面和医学院签约定向培养,另一方面去中西部地区挖人。据朋友说,偏远地区不少高年资医生,其子女在上海南京等地就读大学,把他们挖到这里来工作,编制照给,报酬更高,周末还能去周边大城市探望子女,何乐而不为?我简直都要为这点子叫绝了!
朋友看准了方向,圈定了以上海为圆心、半径100公里的范围,打算高歌猛进。他其实也反哺了一个启示:该是市场的东西,政府你还要拿着不放吗?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