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为何在中国市场上难以坚持价值投资

  为何在中国市场上难以坚持价值投资?在中国市场上难以坚持价值投资的原因是什么?在中国市场上难以坚持价值投资的理由有哪些?

  为什么巴菲特一贯坚持的价值投资难以在中国落地生根呢?我想中国股市种种微妙之处,绝非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论能够诠释明白。

  强周期行业不利价值投资

  中国经济仍然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阶段,GDP的三驾马车为投资、消费和出口,其中投资和出口拉动的都是基础工业品需求,大量固定资产投资推动基础工业品需求的形成。映射到A股上市公司市值构成中,“煤电油运、钢筋水泥、地产有色”等强周期型行业占绝对主导地位,与美国市场以金融、IT、医药、消费为主体的结构差别很大。我们知道,巴菲特惯于投资消费、金融和传媒等弱周期性企业,而在中国A股市场上,消费零售行业仍然处于发展初期,值得长期投资的强势企业很少;主要传媒机构仍然是受意识形态控制的非经济组织;金融领域也是近两年才出现一些值得长期投资的强势企业。

   不同的舞台唱不同的戏。在A股这样一个以强周期型公司为主的市场上,简单复制巴菲特做价值投资是很困难的。即使像万科(000002,股吧)、福耀玻璃(600660,股吧)这样多年高速成长的企业也是强周期型企业,价值投资者如果买入并长期持有,就必须承受行业周期变动引起的股价剧烈波动。也许,玩好“行业轮动、板块轮动”的游戏,比采取简单的“买入持有”策略更适合一些。

  金融危机使得以投资和出口为主的经济结构式微,品牌消费类企业开始崛起。对于关注个股、不买市场的价值投资者,策略需因时而变,一些值得长期价值投资的弱周期企业有待发现。

  非市场因素扭曲价值投资

  资本市场天然就是一个商业市场,它以经济利益为衡量一切是非曲直的标准。中国股市如此,企业却并非如此。首先,占据国内股票市值绝大部分的权重股多为央企,如三大银行、两大油企、一大电信、N大钢厂 / 煤矿 / 电企,这些企业的实际经营目的,不见得是给投资者创造价值。拿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衡量这些企业,如同问一米等于几公斤。其次,大量的地方国企受地方政府控制,明目繁多的兼并重组、资产注入、无偿资产划拨、大股东占款和关联交易,种种行为与市场经济中的理性经济行为相去甚远,让投资者很难理性地分析企业的真实投资价值。第三,民企倒是以经济利益为纽带开展经营活动,但相当一部分民企的经营业绩,却并不由其经营管理水平所决定,而是取决于各种难以衡量的“关系资源”,各类房地产、矿业企业尤其如此。

  以经济标准去衡量一个非经济主体的价值,对投资者而言的确不公平。不过,市场并非铁板一块,大量优质民营企业正在崛起,这些企业的经营者以做好企业、积累社会财富为自身的使命,具有显著的长期投资价值。此外,以华润系、招商系为代表的一部分新国企,管理也相当规范,具有长期投资价值。在香港市场上,已经出现一大批这样的优质企业。

  灰色操作强于价值投资

  价值投资者以分享企业业绩成长的收益为主,投资业绩较为固定,一般在20%~30%之间,机会好的时候能达到50%~60%。但一些所谓的投资高手,通过运作一些主题、概念和个股,其建立在欺诈绵羊散户基础上的收益率,远远高于价值投资的收益率。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非价值投资者都在欺诈绵羊散户,但在价值投资与欺诈暴利之间,存在很多灰色中间地带,行业轮动、波段操作、跟庄做庄、内幕消息,其收益率远远高于价值投资。所以,很多人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倾向选择更高资本回报的投资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被骗怕了的绵羊投资者开始选择公募基金作为投资对象。此外,随着全流通的实施,一些经营有方的企业高管开始步入投资领域。还有一些风险投资资金,随着被投资企业上市,也加入了二级市场。A股市场的投资者构成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庄家与散户相比,资金实力和经验优势明显,博弈胜负立现;但与公募基金投资经理、企业高管和风险投资机构博弈,游戏的结果可能会不同。

  小资金易于偏离价值投资

  价值投资考验的是心态。正如但斌所言,巴菲特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他通过价值投资赚了多少钱,而在于他很年轻的时候就想明白了一些道理,然后用一生去坚守。从投资者自身层面看,我认为有3个原因是我们无法学习巴菲特的:第一,巴菲特30岁出头的时候,已经有几千万美金的资本,只要坚持价值投资,每年赚30%已经非常可观,所以他能够做到心态平和。而对国内大部分专业投资者或散户,大家都希望快速致富。如果做短炒有机会每月赚30%,没有人愿意接受每年30%的收益率。第二,从个人精力上看,巴菲特的资金规模庞大,可能根本就没有精力做小规模的短炒。而国内大部分股民资金量也就是几万到几十万之间,精力旺盛而资金短缺,忍不住押宝短炒幻想获利。第三,从操作层面看,小资金在市场上来去方便、进出自由,不会引起任何市场波动。而对于巴菲特那样的大资金,或者一些公募基金和社保资金,显然不可能做到进出自由。小资金容易偏离价值投资,而大资金做价值投资,是最好的、也是无奈的选择。

  虽然现在很多投资者不如巴菲特有钱,但只要现在采取的投资策略,其投资收益比价值投资高,且风险可控,即使不做价值投资,心理上也可以接受。等资金累积到一定量,心态更平和了,再来重拾价值投资法宝。

  更多中国市场上难以坚持价值投资知识请关注股票知识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