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为什么说已知的事物会阻挠我们学习未知的事物?

很明显,“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讲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实际上,承认自已还不知道有些事物,或承认我们知道的事物没什么用,这样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矛盾。我们已知的事物会阻挠我们认知未知的事物,在这种状况下,我们如何能知道有未知的事物呢,这是一个比较矛盾的现象。比如,一且我们认为交易是轻松的(一开始的几笔交易快速赚钱时就会建立这个信念),这个信念就会阻止我们认知到相反的信息,相反的信息则认为交易可能是最难的事业之一。不同的信念一交易很轻松或交易很难一导致我们在环境中认知到了完全不同的选择范围,根据我们的不同认知和不同的行为,就是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

因为我们是通过特定的体验了解了某些事物,所以我们不会质疑我们已知事物的用处或有效性。也就是说,因为我们已经体验过了,所以我们不会质疑我们已经体验过的事。这意味着我们根据五个感官的体验来判断现实:感觉、视觉、听觉、嗅觉或味觉。这样就够了。一旦我们的体验在心理环境形成了记忆、信念或联想,那么我们就会认为是确定的,勿庸置疑的。

为什么说已知的事物会阻挠我们学习未知的事物?

然而,如果我们不局限于过去,我们是可以学习环境中的任何事物的。无论是什么信息,我们会像海绵一样吸收这些信息。然而,一旦我们了解了这些信息,我们要么维护它,要么反对它(在心理环境中不愿意接受),如果是后者,我们就不会更多地去了解环境知识,也不会深入地去了解自己。

拒绝信息是需要能量的,能量的消耗就是我们常说的压力。当我们阻止环境中的信息时就会感到有压力,这是最简单的定义。在物理学中,逆风而行差不多就是压力。风可以代表不同的环境信息,而这些信息是我们不愿意面对的;我们逆风而行代表了我们已知的一内心已知的事物在阻挠外部事物。当两者冲突时,我们就感到了压力。

生活中最大的讽刺之一就是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正确的。换句话说,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已经体验的和学到的关于事物的本质是正确的。讽刺的是我们的感官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尝到的、闻到的一也就是我们的体验决定了什么是正确的,每个人的版本都是不太一样的。然而,并不是每个人的版本(环境通过体验提供的)都是有效的或有用的,他们和环境的互动不一定就能导致满意的结果。我们的心理环境中的事物并不一定就能帮助我们满足自己。

小孩子并不知道自己的体验是如何形成信念的,他对现实的概念在不同环境下是完全不同的。

因为他的信念来自他的情感和情绪,所以他毫无疑问地认为他的体验就是真实的。他并没有反思自己的体验,没有评估信念的性质。他无法知道这些信念未来对他有帮助,还是对他有阻碍,也就是说不知道是否能正确地表达自己。

这个小孩并不知道他的任何信念都会定义一个现实,从而排除了其他可能性,或他会把他的各种体验和环境联系起来,但是这种联系方法有限制性,不实用。当他用新的方式和环境互动时,他就自然放弃了很多信念。随着我们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我们自然就有了新的选择范围,我们就不再相信过去相信的事物了。然而,如果很多信念中的能量是消极的,那么恐惧心理就会阻碍我们的自我表达,限制我们看到其他的可能性。

比如,一个人从小到大总是被父母轻视或批评,他知道自已的感受。在他的信念中,他和环境的关系是痛苦的。他自己肯定不知道,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他形成了一个信念,这个信念认为他自己没有价值。这个概念就是指他没有考虑到自已成年后的样子,也许他永远不知道如何摆脱破坏性效果的影响。但与此同时,他害怕被人嘲笑,被别人小看的心理让他无法知道还有其他自我表达的方式。对于别人来说是很明显的可能性,对他来说,则是完全不可能的。

更大的讽刺是,我们越是承认我们的观点无效,我们就越有可能从环境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点,让外部的事物进入内部,随着这个点越来越大,外面的空间就越来越小,这样就增加了我们判断正确的能力,我们就和外部越来越一致了。

我们让自己学的越多,我们就越能判断未来的可能性。当你考虑到环境影响我们的方式有很多种时,有些方式我们知道,有些方式我们不知道,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知道,那该学习什么呢?我们相信自已知道的越多,环境就会向我们证明我们知道的东西没用或无效。问题是,即使证据就在我们眼皮底下,如果我们不愿意去面对,去思考,我们的心理框架也无法识别出来。否则,如果我们都:知道很多东西,我们就不会感到情绪痛苦了;如果我们知道如何和环境互动,我们就会感到满足。

因为人的性格是无法接受和自已内心矛盾的信息的,更不会积极主动地收集矛盾的信息,所以上面的结论是明显的。由于我们没有学会如何看出不同信息的差别,或是我们的信念阻碍了我们了解其他信息,所以我们要学会认知环境信息中的隐藏信息,这样才有可能帮助我们满足自己。我们还不了解的东西还在代表我们已知知识的点之外,以后会成这个点的一部分。我们不知道的信息可能意味着更多的选择并会带来更满意的结果。然而,因为我们并不知道什么是我们未知的,我们已知的事物会阻挠我们认识到其他可能性,我们以为外部世界提供给我们的东西就这么多,我们就会陷入一个循环之中,我们没有能力改变自己,导致自己陷入了困境。如果我们愿意改变,我们就会知道还有更多的选择,比我们的信念认为的选择还要多。我所说的改变是指确认并改变内心已有的事物,这样内部和外部就高度--致了。

人类和物理环境的第一次接触后就会在心理环境中产生了对物理环境的特定认知。当我们以后再和物理环境互动时,只要任何信息或可能性与第一次的体验一致,那么我们就会自动地排除这些信息或可能性。我再用第-次接触狗的小孩来说明,这个小孩出于好奇心而想和狗玩耍,结果狗咬了他。通过这次体验,这个小孩就会自然地把所有的狗和咬他的狗关联起来。这就成了一种心理障碍,这个障碍影响了他对其他狗的认知。

我使用了“自然地关联”这个说法是为了指出小孩在心理环境中并不会主动地去想,是否狗还有其他的行为。这个关联过程是自动的,天生的,我们的思想自然就会这么关联。如此一来,他不必看到曾经咬过他的狗,任何狗都能让他想起以前的痛苦体验。他第一次接触狗的体验是痛苦的,他就会自然地把以后和狗的接触以及痛苦的体验关联起来。无论他的关联多么错误,无论环境如何证明大部分狗都是友好的,因为他已经了解狗了(不是一只狗,而是所;有的狗),他的心理系统不再接受新的信息,所以他不会相信自己的关联是错的。

然而,如果小孩和狗的第一次接触的体验是积极的,他就会愿意和任何狗玩耍,除非后来产生了痛苦的体验。然而在本例中,如.果小孩被狗咬以后,他不会自动地把所有的狗和咬他的狗关联起来,这是因为他已经知道了环境提供的体验不仅仅是痛苦。他会了解到一个新信息,那就是并非所有的狗都是友好的,所以他就会谨慎地和狗接触;当他确定了狗是友好的的时候才会和狗玩耍。

那个第一次体验到痛苦的小孩并不知道狗能给他带来快乐。因为他没有和狗玩耍过,即使环境给他提供了机会,他也不知道狗能给他带来快乐。除非他愿意战胜恐惧心理,否则他是不愿意去学习的。已知信息产生的能量会阻碍或拒绝他看到关于狗的本性的所有其他信息。

只要你愿意,你可以把任何知识告诉小孩,哪怕这些知识完全是错的。因为小孩经历的.切都会成为他的一部分,所以小孩会相信你说的话。我们所体验的一切都会成为我们的一部分的功能。我说“功能",我是指一旦我们内心了解了什么,不管是什么,它都有可能影响我们的行为。所有的功能元素合在一起就是体验、信念和联想的记忆,记忆作为内部力量形成了我们对环境的认知。

正如你所知,我们害怕的事物都是我们在以前通过体验感觉到害怕的事物。当我们感到害怕时,那是因为我们认为环境状况是具有威胁性的;然而没有这种痛苦体验的人则对环境状况有不同的看法,这个看法和他们以前的体验则是一致的。一个人会认为环境具有威胁性,而另外一个人根据自己内心的认知则会认为是一个机会。换句话说,他们的心理环境中已经存在的经验会决定他们如何认知环境状况,要么是能带来快乐的机会,要么是能带来痛苦体验的威胁,要么是介于两者之间的认知。因为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过去的体验来认知环境的,所以他们谁也改变不了对方的认知,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不到逼不得已的时候,我们是不会质疑自己的认知价值的。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承认我们还要继续学习?痛苦!当我们感到极度失望或紧张,焦虑的时候,我们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办,对于自己的结果,我们又无法推卸责任的时候,我们就会承认必须继续学习。

如果我们再回到“认为交易是容易的”的例子,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交易是容易的,那么我们如何会认为交易是困难的呢?我们凭什么要质疑这个信念的效用性?是因为没有实现目标时的失望痛苦情绪吗?一旦我们质疑了信念的效用性,会如何?大量的信息会告诉我们如何提高自己的一致性以更加有效地和环境互动。然而,除非我们自己想到的东西完全是新的,否则我们会发现环境中的所有事物都是已经存在的。我们已知事物的能量阻碍了我们了解未知的事物,这是唯一的障碍。问题是,如果学习新事物就意味着要改变我们已知的事物;无论我们已知的事物和我们要学习的事物多么不协调,我们都会本能地拒绝学习新事物。一旦我们学到了新事物,新事物就会阻碍我们认识能带来其他选择的信息。即使是小孩,哪怕他们已知的信息再没用,他们也不愿意接受和他们已知的信息相反的信息。

所有的学习其实就是一种改变,改变我们已知的事物是学习的过程,了解新事物也是学习的过程。如果我们的内心拒绝改变一一产生更多的不同观点并改变我们的视角一那么我们就无法学到应该学习的事物,无法在外部环境中产生不同的体验。如果内心没有变化,那么也看不到外部有变化,我们就陷入了痛苦和不满的循环之中。更糟糕的是,我们会继续痛苦下去,直到我们感到太痛苦了,实在没有办法,被迫去重新评估我们是如何管理生活的,也就是重新评估我们的信念是否有用。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