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如何利用复利效应?怎样解决企业增长不如预期的问题?
1,成功的投资大师与普通投资者的差别就在于前者充分利用了复利效应,能够在相当长时间内取得连续稳定且较好的投资收益。纵观各类大师,他们的复利年收益率大都在20%~35%之间。要获得这样理想的成绩,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不断地去做差价,一种是搜寻可能在最长的时间内获得年复利收益率最高的公司,买进并一路持有。
一般投资人通常都是前一种,而巴菲特则是另一种,一般投资人会把差价最大的股票脱手获利,他们只是看到了差价得利,而不能用长远的目标衡量利益。如果以管理企业的角度来看,就不会出手所持有的最强企业的股票,这两种选择的结果是:最强的企业的不断运作所持续获利,远远高出差价获利,而贪图差价往往把获利赔给错误的买卖进出。
写到此,不少投资人一定明白了,哦,要获得较高的复利年收益率,比如20%,不一定要不断地做差价。
如果我找到一家每年税后利润复利成长率为20%的公司一路持有,那么理论上讲股价会至少以不低于这个速度成长,因而我也就可以取得相应的复利年收益率了。曾经有个美国家喻户晓的故事:一位美国老太太, 60岁退休后开始用微薄的退休金买股票, 一直坚持到她100 岁死后去见上帝为止。那时她积累的财富,已有约2000 万美元了 这位老人并没有什么过人的点金之术,只因她只管买进,从不卖出的股票是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的股价自上市以来增长了600倍(按复权后计),在1988年巴菲特开始介入后又增长了2倍。
有人可能会认为要找到这样的企业并不容易,这也是事实。问题在于有许多人即使抓住这样的企业,也由于短视的原因,而不能长期持有。在中国这样的例子很多,如前几年的长虹、发展,近几年的蓝田股份、伊利股份等附图显示,在中途卖出蓝田、伊利等股的投资者除非能找到很好的替代品(这种可能性很小),是难以同一路持有相比美的。
2,在解决了认识上的问题之后,有人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如果企业未来增长不如预期的话,长期持有的效果岂不是大打折扣,还不如做差价了吗?巴菲特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1)他通过坚持选择那些业务简单易明,情况稳定的企业,从而提高正确预测未来收益流量的可能性。例如,巴菲特从不买入高科技类股票,虽然也错失了类似微软这样的超级明星,但也从未遭遇许多高科技类股票业绩大幅滑坡所造成的巨大风险 。尽管盖茨与巴菲特私交甚好。巴菲特也认为微软是个好公司,但他没有买一股微软的股票,因为他认为完全无法估算其未来收益流量。
(2)坚持持有新购买的股票,购入价与其按保守估计的本身价值之间的安全边际足够大,这个安全边际能在企业未来收益流量发生改变时建立一个缓冲垫,以保护投资利益。
3,巴菲特非常喜欢把股票同债券作类比,他把优良企业的股票看作是会增值的股权债券,这可以解释他为什么能如此耐心地持有它们。假如现在发行一种年利率为16% (中国仅计单利)的债券,人们会在一个上午就将它抢光,并且不到期终不会轻易卖出。
而现在有一种特殊的债券,复利年收益率高达16%以上,人们不敢去买,或买了不敢一直持有,这不是很奇怪的事情吗?让我们以巴菲特的名言来作总结吧: "如果你不想持有它十年,你就不要持有它十分钟。”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