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争光股份IPO成功过会 曾大量追溯调整会计差错

据深交所消息,新三板转板公司浙江争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争光股份”)创业板IPO已经成功过会。但中宏网记者发现,上会前争光股份曾被重点问询过主营业务是否符合行业准入条件。此外,公司IPO前巨额分红1.3亿元,又募资1亿元补充现金流及IPO前大量追溯调整会计差错的情况引发争议。同时,网曝公司存在较大环境污染问题的真实性亦有待关注。

招股书显示,争光股份主营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业务,属于新材料行业。

公司于招股书中提示,公司成产过程中存在安全生产风险,主要由于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到部分危险化学品,如苯乙烯、二乙烯苯、丙烯酸甲酯、二甲基乙二胺、硫酸和液碱等,上述部分原材料具有易燃性、腐蚀性、毒害性等特质。

同时,争光股份招股书显示,公司报告期内也存在环保处罚的情况。具体为宁波争光因雨排口外排废水化学需氧量超过国家规定排放标准,同时检测出铁元素,被宁波市镇海区环境保护局处罚,罚款金额3.2万元。

为此,创业板审核中心曾在争光股份三轮问询结束并回复完《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后,特地追加了一道《补充意见落实涵》,要求公司说明,公司主营业务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公司主要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已建、在建、拟建项目是否存在被关停的情况或被关停风险,以及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影响等。

争光股份对此回复称,公司不属于高耗能企业,以及公司未曾发生过环保事故或重大群体性的环保事件。此外,争光股份还强调,经查询公共搜索引擎网站,报告期内公司亦不存在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守法情况相关的负面媒体报道。公司的生产经营和募投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和环保规定,符合相关主管部门的要求。

网页截图

不过,中宏网记者通过公共搜索引擎搜索发现,网上存在对争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化工厂污染问题进行反映的情况。本网记者据此向争光股份进行求证,但截至发稿未收到相关回复。

突击分红1.3亿,募资1亿补充现金流

公开资料显示,争光股份曾于2016年6月21日至2020年8月期间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在挂牌期间进行了两次分红。

其中,2017年1月,争光股份以总股本5000万股为基数,每10股派息6元,共分红3000万元。2019年6月,争光股份以公司2019年3月31日未分配利润向全体股东每10股送红股10股,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元。送股后,争光股份注册资本增至10000万元,各股东持股比例不变。此次分红,争光股份共分出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次分红主要都进了争光股份实控人沈建华的“腰包”,其在两次分红中分别分得2084.4万元及6948万元。,合计9032.4万元。相比之下,争光股份2019年的净利润才不过7048.66万元。

此外,争光股份前脚进行了累计1.3亿元的巨额分红,后脚又要在此次的IPO募投项目中募集1亿元补充流动资金,引发市场对公司募投项目合理性的质疑。

大量追溯调整会计差错

另值得注意的是,本网记者发现,争光股份IPO前曾大量追溯调整会计差错。公司2017年度至2019年度申报财务报表与原始报表,即公司新三板挂牌期间披露报表存在差异。

公司公告

公开资料显示,争光股份于2020年8月申报创业板,递交招股书申报稿。在此之前,公司于当年7月份在新三板公布《浙江争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公告》,对公司2017年、2018年、2019年财务报表中涉及公司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归母净资产、营业收入、综合毛利率、归母净利润、扣非净资产收益率等科目进行了大量追溯以及会计差错更正。

争光股份历史公告及招股书显示,负责公司挂牌新三板期间及本次发行的审计机构均为天健会计师事务所,而后者2020年由于在杭可科技、中钰科技、华仪电气等公司审计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函证程序执行不到位、审计程序不到位等,已经接连收到多张监管警示函。

有投行人士向本网记者表示,由于新三板挂牌公司会计处理尺度过宽,在IPO的时候容易遭到证监会质疑,会计师不得不追溯调整会计数据。同时,“更改调整数据需要能合理说明理由,否则挂牌公司有可能被认定虚假发行,或者被认定在新三板信息披露违规,撒了谎”。

至于争光股份IPO前大量追溯调整会计差错是否由于公司此前财务核算水平薄弱、“看门人”审计机构未勤勉尽责亦或其他何种原因,公司同样没有对本网进行回复。

无论如何,资本市场是以高质量信息披露为基础的市场,公司披露信息的真实、准确是研究一切投资价值的前提和基础。至于前述争光股份面临争议的环保问题、募投项目合理性及财务问题,公司未来仍需向市场及投资者进行解释,中宏网也将继续保持关注。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