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什么是从紧货币政策?有何作用?

  货币政策也叫金融政策,为了调节股票市场上的各种货币问题,金融问题而提出的各项政策,通常由国家颁布,地方实行,而根据政策的松紧程度也分为从紧货币政策,适中货币政策和从松货币政策。下面看看什么是从紧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

  产生原因:

  从2003年开始,银行信贷一直处在增长较快的水平上。特别是到了2007年,国内银行信贷在2006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其增长速度更快。银行信贷的快速增长,不仅对整个国内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也将给国内商业银行本身带来巨大的风险。而大量贷款增加后,大部分过剩的流动性就会从银行体系流向资本市场,从而推动股市、房市价格不断上涨。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大量货币流入市场,不仅吹大两大资产股票价格泡沫,也是2007年以来物价快速上涨动力源所在。 还有,随着CPI上升,居民储蓄存款利率一直处于负利率水平上。正是在上述的背景下,2007年12月5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从紧的货币政策,将实施了十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取代为从紧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从‘稳健’转为‘从紧’,发出强烈的货币政策转向的信号。这种信号会对市场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而2008年由于全球经济危机,中国出口大幅度下降,经济受到很大的压制,中国的货币政策有很大的调整,变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两年多来,在经济逐步恢复的大气候下,中国面临全面通胀的危险,从而在刚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要决定中国下一步货币政策的调整。

  一是当前经济中出现的问题例如投资增长过快、信贷增长过快、国际国内经济失衡、通货膨胀等要么属于货币领域的问题,要么跟货币有直接或者间接关系,因此货币政策调整可以在当前的宏观调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是此前货币政策虽然具有紧缩的倾向,譬如2007年5次升息,9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但从政策的实际效果来看,紧缩的力度远远不够,2008年紧缩的力度将在2007年的基础上继续加大。

  有何作用?

  从紧的货币政策主要体现在抑制通货膨胀,当通货膨胀的时候,经济增速过快出现泡沫,国家就会采取从紧的政策。此时通货膨胀的根源就是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太多了,货币供过于求。

  此时国家采取从紧的财政政策手段(提高税收,减少政府对社会事业的支出等)和货币政策手段(提高利率水平,提高准备金,提高基准利率等)来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程度。

  比如07年,我国通胀形势严重,很多行业的税率都提高了;国家通过发行国债等方式又从市场上回融了不少货币;而且长期一段时间都在加息和提高准备金等等鼓励存款,提高借贷成本。

  当通货紧缩或者经济增速放缓的时候,国家就会采取宽松的政策。此时经济放缓的根源就是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少了,货币量供小于求。

  国家就会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手段(减小税收,增加政府对社会事业的支出等)和宽松货币政策手段(降低利率水平,降低准备金,降低基准利率等)来刺激经济增长,减缓经济衰退。

  关于什么是从紧货币政策?有何作用?的介绍就到这里,反正为了应对外汇和调节国内的经济问题,货币政策应运而生,究竟是从紧还是从松还要根据经济市场具体的运行情况来决定,更多股票术语的解释,欢迎关注我们的网站。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银行股票为什么下跌?

  平安银行股票为何暴跌?

  资管新规落地在即,对银行有什么影响?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