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投资大师与失败投资者的区别

不知道怎么会有这样的对比,难道就是因为股权投资和股票投资之间只有一字之差么?

其实这两种投资完全不一样,甚至也可以说这是两种完全靠不上边的投资。

一、股权投资

股权投资更多存在于非上市公司,投资方更多是投资机构,个人投资人比较少,从事股权投资的投资方,一般也被称为风险投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VC。个人也有做的,但已经越来越少,因为风险投资是一个非常专业的事情。

投资机构在选择投资目标时会参考多方面的信息,比如该领域是不是热点,有没有至少上百亿甚至上千亿的市场空间,市场是刚开始发展还是已经有了独角兽企业,需要融资的公司处于市场竞争什么位置、该公司的发展前景怎么样、公司模式怎么样,最重要的是创始团队怎么样,值不值得投。

股权投资的投资方只要投入以后,退出方式很有限:他始人回购、新股东收购、公司IPO,差不多也就这样了,所以只要股权投资开始,就意义着被投资公司将以上市为目标,只有公司上市,投资人才能实现收益最大化。

一些经过几轮融资的公司老股东也会出售一部分股份,但是否出售,更多取决于新股东是否购买,很多时候新股东更愿意通过增发的方式持股,而不是从老股东手里收购。

二、股票投资

股票投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炒股,是通过二级市场进行股票交易,二级市场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股市。不管是国内的A股,还是港股,亦或是美股,反正都需要通过股市来完成。以国内A股为例,找个证券公司开户,然后往里存钱就可以从事股票投资了。A股要求一次最少要买一手,也就是100股。所以个人从事股票投资是比较容易的,经二十块钱一股为例,一手也才两千块钱,这点钱对个人用户而言也不存在难度。

与股权投资相比,股票投资退出方式虽然只有转卖一种方式,但显然处置起来要方便多了,除了买到手的那天以外,随时可以卖,只要股票没有跌停就行。

投资大师与失败投资者的区别

 以下第一行均为投资大师,第二行均为失败投资者  1、相信最高优先级的事情永远是保住资本,这是他的投资策略的基石。唯一的投资目标是“赚大钱”。结果,他常常连本钱都保不住。  2、他是风险厌恶者。认为只有冒大险才能赚大钱。3、他有他自己的投资哲学,这种哲学是他的个性、能力、知识、品位和目标的表达。因此,任何两个极为成功的投资者都不可能有一样的投资哲学。没有投资哲学或相信别人的投资哲学。  4、已经开发并检验了他自己的个性化选择,购买或抛售投资系统。 没有系统,或者不加检验和个性化调整地采纳了其他人的系统。(如果这个系统对他不管用,他会采纳另一个……还是一个对他不管用的系统。)  5、认为分散化是荒唐可笑的。没信心持有任何一个投资对象的大头寸。  6、憎恨缴纳税款和其他交易成本,巧妙地安排他的行动以合法实现税额最小化。忽视或不重视税收和其他交易成本对长期投资效益的影响。  7、只投资于他懂的领域。没有认识到对自身行为的深刻理解是成功的一个根本性先决条件。很少认识到赢利机会存在于(而且很有可能大量存在于)他自己的专长领域中。  8、从来不做不符合他标准的投资。可以很轻松地对任何事情“不!”。没有标准,或采纳了别人的标准。无法对自己的贪婪说“不”。  9、不断寻找符合他标准的新投资机会,积极进行独立调查研究。只愿意听取那些他有充分理由去尊重的投资者或分析家的意见。总是寻找那种能让他一夜暴富的“绝对”好机会,于是经常跟着“本月热点消息”走。总是听从其他某个所谓“专家”的建议。很少在买入之前深入研究一个投资对象。他的“调查”就是从经纪人和顾问那里或昨天的报纸上得到最新的“热点”消息。  10、当他找到不符合他的标准的投资机会时,他会耐心等待,直到发现机会。认为他合适的时候都必须在市场中有所行动。  11、在做出决策后即刻行动。迟疑不决。  12、持有赢钱的投资,直到事先确定的退出条件成立。很少有事先确定的退出法则。常常因担心小利润会转变成损失而匆匆脱手—因此经常错失大利润。  13、坚定地遵守他自己的系统。总是“怀疑”他的系统—如果他有系统的话。改变标准和“立场”以证明自己的行为是合理的。  14、知道自己也会犯错。在发现错误的时候即刻纠正它们。因此很少遭受大损失。不忍放弃赔钱的投资,寄希望于“不赔不赚”。结果经常遭受巨大的损失。  15、把错误看成学习的机会。从不在某一种方法上坚持足够长的时间,因此也从不知道如何改进一种方法。总在寻找“速效药”。  16、随着经验的积累,他的回报也越来越多……现在他似乎能用更少的时间赚更多的钱。因为他已经“交了学费”。不知道“交学费”是必要的。很少在实践中学习……容易重复同样的错误,直到输个精光。  17、几乎从不对任何人说他在做些什么。对其他人如何评价他的投资决策没情趣也不关心。总在谈论他当前的投资,根据其他人的观点而不是现实变化来“检验”他的决策。  18、成功地将他的大多数任务委派给了其他人。选择投资顾问和管理者的方法同他做投资决策的方法一样。  19、花的钱远少于他赚的钱。有可能花的钱超过他赚的钱(大多数人是这样)。  20、工作是为了刺激和自我实现,不是为钱。以赚钱为目标:认为投资是致富的捷径。  21、迷恋投资的过程(并从中得到满足);可以轻松摆脱任何个别投资对象。爱上了他的投资对象。  22、24小时不离投资。没有为实现他的投资目标而竭尽全力(即使他知道他的目标是什么)。  23、把他的钱投到了他赖以谋生的地方。例如,沃伦·巴菲特的财产有99%是伯克夏-哈撒韦的股份,乔治· 索罗斯也把他的大部分财产投入了量子基金。他们的个人利益与那些将钱托付给他们的人是完全一致的。投资对他的净财产贡献甚微—实际上,他的投资行为常常威胁到他的财富。他的投资(以及弥补损失的)资金来自于其他地方:企业利润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