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彼得·林奇的基金投资法则(3)

在我看来在众多的世界级投资大师中肯讲真话且投资有特色的寥寥无几,而彼得林奇就是其中的一个。

彼得林奇的投资具有鲜明的特色,比如他归纳的几种股值得把投资的股票:困境反转型、成长型、隐藏资产型等等。又如他的在日常生活中挖掘上市公司进行选股,再如他只买大家不爱买的“臭豆腐”型股票、还有他认为普通股民也有自己的优势能够战胜华尔街的专业机构。。。。他喊出要找10倍股才能发财等。他的书籍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他给我启发最大的是他的分散性投资策略,他管理下的基金经常持有上千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他因为持有股票过多,投资风格过于个性而闻名。美国的电视娱乐节目上就有这样的玩笑提问——请说出一只彼得林奇没有买过的股票!

实际上分散性投资非常重要。它能够分散股资者的风险,而不会降低投资者的收益。按彼得林奇的话说只要其中有一只10倍牛股,即使其它几只亏损也能够大幅提高你的炒股业绩。现在中国A股市场上的很多投资者走入了误区,把持有一只股当成是成功的不二法门,其实 这是大错特错的。彼得林奇以其灿烂的投资生涯告诉世人——分散股资绝对是正确的。

彼得林奇还有一点更让我佩服——他直接就把投资比喻成赌博。

一般的价值投资大师都是很忌讳把赌博和价值投资在一起聊,而彼得林奇则毫不隐讳。他用打扑克来比喻投资就是一场赌博。他认为投资就是要在还没有得到确定性信息的条件下进行下注。而且彼得林奇更注重投资心理学,他的鸡尾酒理论就是投资心理的典型代表。在他那个年代价值投资大师能够重视投资心理的并不多见。

彼得林奇是一位真正得到投资精髓且敢于说真话的大师,高超的技术和人格魅力会让世人永远记住他。

彼得·林奇的基金投资法则(3)

如何选择表现优异的价值型基金、成长型基金,或者是资本增值型基金呢?林奇认为,大多数投资者是通过基金过往的表现来选择的;投资者最热衷的是研究基金过去的表现,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的表现。然而,在林奇看来,"这些努力都是白费的"。  这些投资者通常会选取理柏(Lipper)排行榜上最近1年或最近半年表现最好的基金管理人,并将资金投资于这个基金,"这种做法特别愚蠢。因为这些基金的管理人,通常将大部分资金冒险投资于一种行业或一种热门类型的公司,并且取得了成功。而在下一年度,若这个基金管理人不是那么幸运,则可能会排到理柏排行榜的最后"。  这实际上告诉我们一个普遍现象,即基金业中的短跑冠军未必能是长跑冠军。国外市场如此,而在国内市场同样的例子也并不鲜见。关键还是在于,冠军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基金更长一段时期内业绩表现是否稳定,是否表现出持续性更为重要。  因此,彼得·林奇给出了基金投资法则四:不要花太多时间去研究基金过去的表现,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的表现。"但这并不等于是不应该选择具有长期良好表现的基金,而最好是坚持持有表现稳定且持续的基金"。  这实际上涉及到我们评估基金业绩表现的的一个重要方面:收益持续性,也是我们一直强调投资者要特别关注的。尤其是对于普通投资者,如果你不能很好地分析基金近期高收益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那就更多地关注已经表现出很好的收益持续性的基金,因为这比短期收益更好地反映基金经理人的投资管理能力。如果要选择长期投资,就要挖掘真正能够给投资者带来稳定回报的基金。因为从长期来看,收益的持续性远比一时取得收益冠军更为重要。除非你是短期交易的天生热衷者。投资者可以参考德胜基金评级中的收益持续性评级,这正是为帮助投资者评估收益持续性而设计的。  基金投资法则五:组合投资,分散基金投资风格  彼得·林奇基金投资法则五:建议投资者在投资基金时,也需要构建一个组合。而构建组合的基本原则就是,分散组合中基金的投资风格。  林奇认为,"随着市场和环境的变化,具有某种投资风格的基金管理人或一类基金不可能一直保持良好的表现,适用于股票的原则同样适用于共同基金"。投资者不知道下一个大的投资机会在哪,因此对不同风格的基金进行组合是必要的。  彼得·林奇把这样的组合称为组织"全明星队"。也就是从各种风格、类型的基金中,都挑选出满足其他法则的优秀基金,作为备选对象,然后再从中构建投资组合。  在国内基金业,组合投资的做法也已经越来越被普通投资者所接受。不过,许多投资者在进行组合投资时有两点误区:一是过于分散,把资金分散投资在许多基金中;这显然是错误的。并不是组合越分散效果越好,而是要分散有度、分散有方:"有度"是指适度分散,组合中基金的数量一般不需要超过3个;"有方"是指组合备选对象不是广撒网,而是经过挑选后的优秀基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