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重金做短线的必要原则

有人说,股市里,会选股买入的人不是高手,而会卖出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手。股票价格有市场投资者决定,而技术分析是市场投资者心态的反映。所以,学习一下技术分析是必要的。

  

 1、高位双阴线卖出法

  2、成交重心下移卖出法

  3、巨量乌云盖顶卖出法

  4、高位横盘卖出法

  5、缩量上行经典卖出法

  6、相对高位经典卖出法

  7、相对高位螺旋桨卖出法

  8、高位孕出线经典卖出法

  9、高位三连阴卖出法


除此之外,还要了解波段操作的基本规则!

波段炒作,主要是针对中国股市每年都有一波大行情而设计的,以捕捉每年的大行情为主要投资机会的,炒作方法。尽管不少人声称已实现波段炒作,但实际上并未有人能够真正运用这种方法、技术,在股市上牟取到暴利的。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种很有希望的操作方法仍然存在三大技术缺陷:一年一波大行情之外是什么行情;逃顶技术存在严重缺陷;对大调整无法预见其底部。这三大技术难题未解决,使波段操作实际上仅停留在口头上、理论上。

  对一年一度的大调整缺乏认识

  波段炒作提出一年只炒一波的概念,因为中国股市每年都有一波大行情。中国股市每年除了一波大行情外,就是一波大调整。完整地讲,中国股市一年的运行规律是:一波大行情和一波大调整组成一个运动周期。

  大调整的特点是:持续时间相当长。熊市可能长大半年,牛市也有三四个月。跌幅比较大。熊市可以把年初大行情的升幅全部吞掉。像02、03年的大调整就把年初的大行情全部淹没。在大牛市中也往往要回调2、3成,像96年就回调了四成。所以,波段操作的核心思想,除了已有的全力以赴捕捉大行情外,还应该有另外一半:千方百计地回避大调整。这样波段操作就,既研究如何赚钱,又研究如何回避风险、回避跌市。比原来仅仅是解决大市上升时如何赚钱,要全面、完整得多。

  对造顶过程缺乏研究导致绝大多数投资者都无法逃顶

  在一年一波大行情后,到大调整之间,往往有一个造顶过程。估计这个过程,就是大市从大升转为大跌的量变过程,也是主力完成阶段性派发的过程。我们见过洋洋数万字的价值分析,如何抄底、选股技巧,但却极少看到对大市顶部的研究,对中国股市造顶过程的一般规律、特点的深入研究。正是由于证券业对顶部规律研究的空白,使绝大部分投资者、包括不小大机构,都无法逃顶。可见,波段操作要实现胜利大逃亡,就必须深入研究中国股市造顶过程,总结探讨其发展运动规律。

  对每一轮大调整跌幅的预测都严重失误

  每一轮大调整的跌幅都超出市场的预测,甚至是远远出乎市场的意料。这种情况清楚地表明,证券市场对大调整下跌幅度的预测水平很低,甚至是经常性犯严重错误。然而,要实现波段炒作,要把千辛万苦逃顶出来的资金一直保留到底部,要确保有资金抄底,就必须事先对大调整的底部有一个相对准确的预测。所以,在大调整刚刚开始的时候,就要对大调整的底部有一个相对准确的预测,也是波段操作必须解决的问题。

重金做短线的必要原则

1.首先是客观地判断当前大势强弱,若每日开盘10分钟内没有股票涨幅超过 5%,绝对不要买入任何股票。我通常以10日均线为参考,大盘最低限度也必须在10日均线之上得到过2次明显支撑,两市个股涨幅4%以上的有30个以上。否则均算弱市。这时,不得介入;强市中,只介入量比、成交金额在前20位的股票。2.对买点的把握:(1)连续K线都为阴线下跌,最后一根阴线时,收盘5-10分钟内每 分钟带1000手以上成交量,价格涨跌不论;(2)强势股回调不破10日均线;(3)超跌的明显超卖,不和其股价成正比。3.超买的把握(卖点):在放量大涨后的若干天内,一般还要计算庄家出货数量,很复杂。散户可以只参照技术指标,超买就跑,少赚好过不赚。4.关于超强势股:若投入的资金量大,而庄家居然没有发现你, 还在拉升,就是大黑马。5.关于止损:短线利润主要靠在冲高时卖出取得。若在高位未能及时卖出, 则应综合研判,不要在第2条所分析出来的位置附近斩仓;明显破位,坚决清仓,宁愿不赚。6.关于资金投入:上涨过程中买入股票,可以每次满仓一个股票操作。但有跌幅 6%以上股票出现时,要管住自己,不再入场。即使短线进出,也最多只能动用40%的资金。不要用"套牢就做中长线"这类话来骗自己。7.宁愿割肉,不做中长线。买个教训比买一大筐烂股票要好得多 。8.重视传闻:一般的传闻都有一定发源。我做过统计,今年来,国内网络中流传的传闻,后来80%以上在报刊登录了。当然,有些是明显的胡扯,只要看该股图形就可看出来。9.图形不美的不介入,不买空头排列的股票,不买底部股票,因为该类个股的庄家操盘者上中学时美术不及格--说个笑话。事实上,空头排列的股票还要跌。底部股票短期不会拉升,没必要介入。10.不向任何人泄露你购买该股票的数量和原因。做股票最紧要的一条:保密。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