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股票交易知行合一的修为之道

一般人最好不要专职炒股。

我认为最好的炒股方式就是业余炒股+专业精神。

意思就是虽然是工作之外的时间在炒股,但是要有做工作一样的专业态度去投入精力去炒股。说到这里,马上就有网友会说工作之外就没有太多的精力炒股了。

以我多20多年的炒股体经验告诉大家,对大多数人来说全职在家炒股并不一定比业余炒股赚的更多!

比如你做长线炒股,上班与全职在家炒根本就没有什么区别!做长线,一年都不一定交易一次,为什么要辞职呢?

即使你做中线,也没有必要全职在家炒股。因为你一二个月交易一次,说明你大多时间都是在看行情嘛。现在发达的网络时代,手机交易软件上就可以随时看行情与买卖。

根本没必要辞职。一个稳定的工作收入是炒股与家庭最有力的经济后盾。

有的网友会说专职炒股做短线可赚的更多…………。

据我几十年所见,没有见到一个做短线发大财的。相反做长线的获利几十几百倍的倒是真大有人在。

做短线炒股是个极高难的赚钱之路,绝大多数人最后都是亏损的。最好不要走这条路。

以君40岁的年纪必然是有家庭的人,为了家庭考虑也是最好不要走风险最大的短线之路。

所以业余炒股加上中长线交易才是最适合绝大多数人的炒股之路。

有的人会说上班工作就会没有多少时间研究炒股,炒股需要研究股票行情和企业的,是需要付出大量时间的……只有全职炒股才能好好研究股票。

其实以我的体会,每天业余研究炒股2个小时与全职在家研究8个小时所获得的进步差别是不大的。罗马不是一天盖城的,经验与体会不是短期大量的突击研究能得出来的,都需要大量的岁月慢慢积累。坚持业余时间学习研究炒股几年后一样可以有很大的投资修为。

聊到这里,有人会说——兄弟你说的有道理。可是我已经把老板揍了!我TM早就厌倦了受人指手划脚,我只能专职炒股了!

唉,好吧,那就专职炒股吧!

看过《以交易为生》那本书吗?最好是看看。

你第一要做的是管理好你的资金配置。

1 你那200万资金不能全部用来炒股,得有一部分流动资金用来应付日常生活开支和意外紧急情况。

2 你的全部可用交易资金不能全部用来炒短线,必须短线、中线、长线股票都要配置。这样可以分散风险,因为以此为生最重要的是稳定收益。短线炒股的收益是最不稳定的。

第二你不能每天只是炒股,你需要一部分时间做其它的事。而且是必须要每天做些其它的事。

包括体育锻炼、下棋、唱歌、网聊、打游戏等。必须每天要投入其它的活动来平衡你的炒股时间。如果你天天只炒股,别的什么也不做。你就很容易精神崩溃或得抑郁症。

这样一旦你炒股紧张或亏损时,就会有别的爱好活动来对冲你的负面情绪,缓解你的精神心理压力。

第三 专职炒股一年体验看看

如果感觉自己能依靠此养家就继续坚持,如果发现自己真不是炒股那块料,就马上撤吧。再找个工作或回去给老板下跪都行。

炒股知行合一的修为之道

  炒股知行不一的瓶颈困惑,相信也是大多数股民的共性存在,本期就让我们一起来共同找寻答案吧。先且请看一则关于乌龟和蝎子的伊索寓言。

  说蝎子想让乌龟背其过河,乌龟担心被咬故而不干,蝎子给它讲道理“我看你白活了这么多年,你连基本的逻辑都不懂,要是在河中咬死了你,那我不也会跟着淹死吗?”乌龟想想是这个道理,就同意了。结果刚过河中央,蝎子还是咬了它。中招之后,乌龟很气愤,说蝎子疯了,临死前质问蝎子“你的逻辑哪去了?”蝎子说,咬你我也后悔,因为我也不想死,但这不是逻辑的问题,我可以那样说,道理我也懂,可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上述乌龟和蝎子的寓言故事,耐人寻味。是啊,现实中为何总是控制不住自己呢?炒股中为何总是知行不一呢?我想问题的根本在于,只因我们是凡人,认知与心性修为远远不够(特别是后者),否则就悟道成佛了。所以事实上,短线炒股知行不一的毛病断难根治,知行合一断难做到,但可通过坚持不断的认知提升与坚持不懈的心性修为,并借助一套适合自己的短投理念技法和交易心态系统,渐渐达成。

  对此,印度神秘家奥修的进化论(个人觉得它比达尔文的进化论更广延深刻),或许能给我们指一条明路。按照奥修的观点,整个宇宙进化的过程,就是从无意识进化到有意识的过程。无机物石头是完全的无意识,植物已经有了一点意识,动物里面的意识更多,所以更活跃。到了人的阶段,意识变得更多一些,但人内在是分裂的,意识和无意识之间常常冲突,而最后占上风的却又往往是后者,所以人是最痛苦的。人一旦把自己内在的无意识完全转变为有意识,他就开悟成佛(生命进化的顶点),不再进入现象界即生死轮回中,这就是涅槃。一个人意识的成分越多,那么他内在无意识的成分就越少。无意识是内在的黑暗与混乱,意识是一种内在的清晰与和谐,而人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意识并降低无意识的,除了专业认知的不断提升,哲学、禅道、宗教、艺术、音乐等层面的心性修为,更能有效提升人的智慧、悟性和意识状态,知行合一终能达成。

  以上论述虽然有些玄妙,但个人觉得不无道理,并颇受启发。意识是人认知、理智、理性的那部分,人有意识的部分,不是先天就具有的,也不是内在的自然增长,而是来自后天的培养(如礼仪、社会规范、观念、理念以及学习教育),它只是一个面具,没有什么决定性的力量,而且通常不太稳定,经常处于摇摆、犹豫不决的状态。而无意识则是一种盲目的冲动,是一种习惯或习性,佛教把它称为无明或业力,非理性、易受噪音干扰,它是与生俱来的习气并有着强大的力量,我们内在的贪婪、恐惧、心急、心虚、狂躁、嫉妒、愤怒、暴力、性欲等等,这些都属于无意识。这些习性,是文明社会所谴责的,所以这些无意识被压抑在内心深处,但它们仍然在内部沸腾,随时跃跃欲试要挣扎出来。

  通常,人的意识部分只占10%,无意识却占90%,无意识就像冰山隐藏在水下的那部分。所以,我们既是控制者,同时更多的却是被控制者。人们常说“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这个我就是有意识的头脑,而这个自己则是内在无意识的冲动。人的行动往往出自无意识,而非有意识的决定,这与我们通常所认为的恰恰相反。我们所有的理论、分析、策略、计划、预案等这些理性的部分,只属于有意识的头脑,但这部分很脆弱。而非理性、意欲、无意识的冲动,却是强有力的,它有它自己的愿意和不愿意,喜欢和不喜欢,通常我们只是它的奴隶,这就是我们总是犯同样的错误而不能自拔。理性的头脑只能建议,但决策权和行动的能力属于非理性的部分。这就好比专家没有决策权,而掌握决策权的人又什么都不懂。我们理性的部分,有意识的努力,就像一个菜农,小心而勤劳地耕种照料自己的那块菜地。而我们内在无意识的冲动,犹如一头狂躁的野猪,随时都会闯进这块菜地,并把整个菜地糟蹋得一片狼藉。

  大多数情况下,人非理性、无意识、冲动的部分,无法约束自己,就像伊索那个寓言里的蝎子,它常常不是根据理智上的对错,事实上的对错来行动,而是按照自己的本性和喜好来行动。我们明明知道逆势而为不对,与市场赌气不好,但我们还是没有办法不这样。无意识的冲动,对交易活动的最终结果有着非常大的破坏力。其实野猪和菜农都是我们内在的部分,谁占据主导地位直接决定投资成败。

  再来看看我们的交易过程。建立头寸之前,一般人通常能够保持相对客观。人是过去所有经验、积累的产物,每个人受过去的经验、积累制约。故此,有人偏乐观,有人偏悲观。乐观的人热衷于做多,悲观则做空。但建立头寸后,我们甚至无法保持相对的客观(大多数绝对主观),智力被意欲收买,这时头脑已无法再理性的思维,也无法再客观公正的分析市场。相反,意欲操纵了思维,意欲开始倾向于对自己的错误决定给予支持,并向头脑思维寻求合理化(例如止损,我们常常无法执行事先计划好的止损,而且还会为自己不止损寻找理由,为自己的行为合理化,放纵自己,等等看,放大止损,有第一步就有第二步,最后造成重大损失)。这时的头脑思维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开展工作——它排斥任何相反的观点,对任何不利于自己头寸的盘面迹象和信号视而不见,此时思维已有明显倾向,因为染上意欲的色彩。

  意识是一种内在的清晰与和谐,无意识是内在的黑暗与混乱。可惜,就目前而言,我们的内在是有很多不同甚至相反的部分拼凑而成,有很多不同的声音在叫嚣,我们的内在是一个乌合之众,我们还没有一个中心能够真正做出决定,我们常常做出一个决定,但很快又后悔了,或又突然冒出一个新的决定予以否定。我们有时无法入睡,就是因为各种矛盾的思想在头脑里不停撞击。不仅如此,如果你过分渴望一个东西,我们的头脑还会制造幻觉蒙蔽你、欺骗你、或是安慰你,给你一个虚假的满足。我们晚上做的很多梦,就是头脑给你的一个安慰,你白天不能满足的,头脑就创造梦境来满足你,以缓解你的紧张和焦虑。所以,大部分情况下,智力受意欲的操控,尤其在你涉入愿望和情感的情况下。

  我们正是带着这样一个有意识但被经常被扭曲、主观臆断并能制造幻觉的头脑,和一群无意识的乌合之众贸然进入市场,自然难免不被纷繁诡异的市场冲击得头昏眼花、七零八落。所以为了避免被冲散了架,交易前的认知、计划、策略至关重要(比如,专精定格一些独特奇胜的短投理念技法,并尝试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交易心态系统,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就内在而言,我们不仅要在整合自己的心态上下功夫,更要努力通过其他途径来提高有意识并降低无意识(比如,哲学、禅道、宗教、艺术、音乐等层面的心性修为,对于提升人的智慧、悟性和意识状态的,就显得格外重要)。

  哲学的任务是认识你自己,认识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关系。哲学素养的培养,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理性意识、大局观、整体感。交易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一个交易者不仅要能观察市场盘面的动向,更要能洞察自己在交易过程中的心态变化。当主体和客体的动态变化,都能反映在你的意识中,这种察觉力才是真正的智慧。而如果我们经常的欣赏音乐,是有助于达成我们内在的和谐的。那如果我们再适当的接触艺术,则将有助于提升我们的柔韧性、敏感性和悟性,只因我们的心已在欲望的粗浊中变得过于迟钝和坚硬,我们本性中的细腻、敏感和灵悟的那部分已被埋没,多接触艺术可能让你一下子就对很多事情开窍了,这就像禅宗的开悟。宗教直接在我们的欲望上下功夫,当一个人有了宗教意识,他的欲望自然就会淡化,他内在的那头野猪自然就不再那么狂躁。当我们不再那么狂躁焦虑,当我们不再那么急功近利,我们自然就会更加客观冷静,我们的智力自然就会更加清晰,知行合一终能达成。

  但求心静心净超然,唯有修炼修为超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