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期货

河南日报|郑商所打造惠企助企“期货方案”

河南日报客户端 记者 王昺南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近年来,受疫情、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中小企业在保持供应链、资金链稳定以及应对市场风险等方面面临较大压力。

  为此,郑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郑商所)加强协作帮扶,发挥期货作用,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打造了一系列“期货方案”。河北沧州拥有国内最大的红枣交易市场,集聚着3000多家红枣中小企业。然而,面对红枣价格波动、销售受阻、资金不足等困难,众多企业尽管利用期货工具的意愿日益强烈,却因为缺乏相应的期货知识望而却步。

  作为郑商所红枣“产业基地”的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沧州举办了“稳企安农 护航实体——红枣期现模式论坛”,不仅详细分享了公司套期保值、基差贸易、场外期权等期货参与模式,还邀请仓储融资、合作套保客户现身说法,为中小企业送去满满的期货知识“干货”。

  “活动结束后,有多家企业与我们达成合作协议。”3月29日,好想你物产公司总经理楚国俊说,目前,当地已有数十家中小企业开始尝试仓储融资、合作套保等业务。

  在“手把手”当好“教练”的同时,郑商所联合龙头企业,在稳定供应链、保障生产经营连续性方面与中小企业“大手牵小手”。

  “过去合同规定的数量较大,使得需求量较小的中小客户很难参与套保,容易产生接货风险。”新能(天津)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宝说,公司经与郑商所沟通,尝试开展数量为300吨的小仓单,在帮助客户管理风险的同时,也实现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共赢。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难题。去年以来,郑商所持续发挥枢纽作用,联合金融机构进一步打通期货与现货、产业与金融的“堵点”,支持中小企业降本增效。

  郑商所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上海国际棉花交易中心共同推出“场外保值贷”业务,减少了轧花厂资金还贷环节,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与此同时,郑商所积极优化“浦商银”业务模式,通过线上支付货款、线下支付保证金的方式,帮助企业完成仓单质押,降低融资成本。

  “‘浦商银’业务给公司节省了3%至4%的融资成本,相当于每吨货物增加了约2000元收益。”从事棉花贸易的常州科腾纺织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未来,郑商所将继续创新金融惠企模式,提高市场主体运用金融工具水平,全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