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庄人民币期货 中资券商纷摇手

人民币期货推出3月有余,日平均成交量约在200至400单徘徊。中资证券商似乎兴趣缺缺,目前除工银期货,未有其它机构做庄。究其原因,数家券商均认为波幅不大难炒导致客户不感兴趣,至于交易时间不够灵活、产品种类不够丰富亦为市场参与者的顾虑。

目前仅一家中资庄家

《香港商报》报道,除原有的4名市场庄家,近月香港交易所先后再委任两名市场庄家,包括:新际金融香港及Deutsche Bank AG(经由Deutsche Securities Asia Limited)。港交所发言人表示,“市场庄家数目现为6名,我们亦不排除再委任其它合资格市场庄家。”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目前只有工银国际期货属于中资机构。市场认为中资行或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受益者,但是未必。“我们(中资行)的客户,大多内地背景,手里抓着大把人民币,没有在港配置人民币的动力。

即使是买与祖国相关的,也是关心类似中证100A股ETF之类内地买不到的产品。如果只是纯粹的对冲汇率风险,他们的需求不大。”国泰君安期货部董事总经理陈家骅的回答或许可以解答一二。

内地资金嫌不够刺激

“港交所曾经找过我们(做庄),但是我们婉拒了。”申银万国副总经理白又戈解释称,该行的主营业务是股票。客户背景方面,有对冲需求的厂商占较少,而喜欢炒卖的客人又嫌人民币期货“不够刺激”。

白氏进一步分析称,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单日双边浮动幅度不能超过1%,没有炒作空间。如果单日波幅可以扩大到2%至3%,相信会吸引更多参与者,惟当然对于纯粹想对冲汇率风险的厂商们则会增加不确定性。

去年港交所推人民币期货之时,恰逢美国推QE3,因此自9月份至今人民币兑美元都是单边升值。当全世界都看涨人民币,再加上央行调控汇率,投机做空也变得不太可能。“随着人民币汇率的放开,人民币出现双向波动,可以令市场更活跃。”

配置人民币渠道众多

国泰君安期货部董事总经理陈家骅同样摇摇手,示意该行亦无意做人民币期货的庄家,原因主要是香港公司以客户托管为主,没有自营资金。惟他个人对这个产品的评价还不错:“无论哪一个新产品,要让参与者习惯都需要时间。而人民币期货有今日的交易量,已经挺成功的了。”他相信,随着市场对这个产品的熟悉,人民币期货的日成交量会很快增加。

人民币期货的“温吞水现象”(编按:江浙方言,原指烧至半开未开的热水,引申为指事件黏滞不前),除白又戈提到的波幅不大影响缺乏投资成分外,陈氏认为,原因还包括目前香港人民币配置渠道多样化,而人民币期货未必是唯一与最好的渠道。

以国泰君安为例,除人民币期货外目前客户还有几个渠道配置人民币:首先,可以向券商买入人民币,然后储蓄,这个是最稳健的,没有杠杆风险;第二个渠道是通过国泰君安现货外汇交易市场进行外汇杠杆买卖CNH(离岸人民币),对比人民币期货,这个方式更灵活、不受交易时间限制,24小时都可以在网上操作。因此,人民币期货想要越做越大,看来还有一段路要走。

郑重声明:此信息由网站程序爬虫抓取或网友投稿而来,不保证信息的时间准确性和内容正确性,政策性的信息以官方公布为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会在48小时内进行人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