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融券如何产生的?融资融券的推出有哪些意义?

融资融券业务雏形最早出现于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随后英国投资人出于逃避利息税的目的也利用借券进行卖空行为。将融资融券真正作为一项证券业务进行规范源自美国证券市场的出现。

融资融券如何产生的?融资融券的推出有哪些意义?

美国在证券市场成立初期1934年就出现了融资融券业务,随后日本和韩国于1951年和1955年分别推出融资融券业务,到了1994年,中国香港推出了融资融券业务。融资融券的推出意味着在中国股市上可以做空,这给有经验的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

以2008年的股市表现为例,中国股市由5000多点狂跌至1600多点,市值跌20万亿,绝大多数股票都有超过60%以上的跌幅,而大部分投资者也因此全部套牢,很多人至今无法翻身。

如果当时有了做空机制,投资者完全可以使用融资融券的方式获得更多的投资机会。融资融券的推出放大了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和风险,完善了价格发现机制,丰富了投资人和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建立双向交易机制,释放市场流动性,提升了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市场份额和客户质量。

中国证券市场逐渐开放证券公司自由资金和证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初步阶段融资融券,可为市场带来新增资金,但因初期开放股票上市公司数量不多,对股市影响效果并不大。

不久的将来,若可使用融资融券的上市公司愈来愈多,相信股市成交量会逐渐放大,成交量一直都是股市展现多头的活水,故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的实施,将会带来中国股市新的契机。

郑重声明:此信息由网站程序爬虫抓取或网友投稿而来,不保证信息的时间准确性和内容正确性,政策性的信息以官方公布为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会在48小时内进行人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