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货】新环境下中国期货市场的开放与发展

2020年6月19日,摩根大通期货正式成为中国境内首家外商独资期货公司。就新环境下中国期货市场的开放与发展,编者特别联系摩根大通相关专家进行了以下交流:

《中国期货》:中国企业和投资者虽有可能在欧美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规避风险但存在一定困难,如何帮助中国套保企业和投资者妥善应对这些困难?

摩根大通亚太区大宗商品负责人和执行董事AmarSingh表示,为给中国境内的企业提供与中国境外市场标的(包括欧美大宗商品期货)联动的风险管理工具和产品,摩根大通银行向中国监管机构申请和备案了相关的场外衍生品。摩根大通银行作为集团在中国境内的法人单位,一直致力于服务中国本土企业和国际企业,并在过去8年的时间里,持续为客户提供了量身定制的大宗商品套保产品,受到了中外客户的一致好评。针对中国境内企业参与国际标的套保没有外币额度的痛点,摩根大通也在中国外汇监管机构的批准和指导下提供了专门的解决方案。摩根大通一直致力于与监管部门一道探求可控有效的最佳途径,为推动中国境内机构投资者参与国际大宗商品金融市场的交易共同努力。

《中国期货》:摩根大通对于中国期货市场发展有何建议?

摩根大通期货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魏红斌认为,近两年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持续推进,中国期货市场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具有吸引力,越来越多的海外客户开始对中国期货市场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并希望进入中国开展交易。中国期货市场的吸引力在于市场流动性非常好,能够提供部分国际上所没有的商品期货品种。以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为例,与中国进行原油贸易的很多企业天然存在着开展此类套期保值的需求。

就市场结构来说,中国期货市场仍处于青年期。在境外成熟期货市场中,商品期货可能只占15%至20%,权益类比如股指期货,以及国债期货等固定收益类品种占比要超过80%。目前中国境内商品期货是主体,因此整个市场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此外,通过与海外客户交流,摩根大通发现外资对于中国未来推出更多的风险管理工具充满期待。以股指期货为例,自互联互通机制建立以来,北向资金已经成为A股市场一支重要的参与力量。同时,持续流入的外资也产生了更多对于风险管理工具的需求意愿。

魏红斌表示,随着整个期货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蛋糕也将会越来越大,即使外资机构的进入会带来竞争,但竞争也能同时促使中国期货市场和参与者更加健康地发展。

《中国期货》:中国期货公司目前主要业务为中国境内期货经纪业务。近年来风险管理业务和资管业务也有所发展。对此,摩根大通有何看法?从摩根大通期货衍生品业务经验出发,可以对中国期货行业提供哪些建议?

摩根大通亚太区大宗商品负责人和执行董事AmarSingh表示,健康的金融市场的发展得益于市场的有效性、高效性和竞争性。金融的核心功能在于运用市场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期货经纪业务、风险管理业务、场外衍生品业务、资管业务等在实体经济的资源配置过程中满足着多样的需求,体现不同的作用。从我们的国际经验来看,场外衍生品业务占有整个衍生品市场很大的份额,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相关金融机构利用自身金融资源和专业经验为客户提供了更有效的风险管理及用于投资的产品。为提高市场的活跃度和提升金融市场帮助实体经济运行的有效性,在风控到位的前提下,建议允许更多有需求的金融机构通过期货公司参与中国期货市场的风险交易,并且基于期货市场有序推出更多的金融产品,从而进一步促进中国期货业的良性发展。

以上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郑重声明:此信息由网站程序爬虫抓取或网友投稿而来,不保证信息的时间准确性和内容正确性,政策性的信息以官方公布为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会在48小时内进行人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