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煤期货价格回落超700元/吨:机构资金大撤退,贸易商囤货待涨陷“至暗时刻”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陈植 上海报道

  “美好的日子总是如此短暂。”一位私募基金商品期货CTA策略交易总监向记者感慨说。

  10月26日,他所在的私募基金决定将资金悉数从动力煤、焦煤等黑色期货CTA策略撤离,但在9月份,上述策略一度帮助他们将年化收益率推高5.3个百分点,达到13.6%。

  他坦言,他们之所以对上述商品期货CTA策略“忍痛割爱”,主要是受到政策环境影响。

  10月25日,国家发改委连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依法加强对煤炭中长期合同履约信用监管》《国家发展改革委依规对煤炭等能源价格指数行为启动评估和合规性审查》《电厂供煤持续大于耗煤 存煤水平快速提升》《国家发展改革委赴中央企业调研推动煤炭增产增供》等四篇文章,持续落实煤炭保供稳价成效。

  当天,郑商所还调高动力煤期货部分合约交易保证金与交易手续费标准。

  10月26日,国家发改委表示,正研究将煤炭纳入制止牟取暴利的商品范围,已组织开展煤炭行业成本效益调查,测算确定正常情况下煤炭市场平均价格、平均差价率、平均利润率及其合理幅度等,引导煤炭价格长期稳定在合理区间。

  受此影响,截至10月26日收盘,动力煤期货与焦煤期货价格分别徘徊在1237元/吨与2950.5元/吨,较10月19日创下的年内新高均回落近750元/ 吨与950元/吨。

  “事实上,很多私募机构都不敢押注动力煤、焦煤期货触底反弹,因为这项CTA策略很可能因政策持续加码而无法奏效。”上述私募基金商品期货CTA策略交易总监直言。目前,众多持类似观点的私募机构都在快速压缩动力煤、焦煤期货CTA策略投资额度。

  记者多方了解到,随着相关部门采取多项措施引导煤炭价格长期稳定在合理区间,越来越多短线投资机构也纷纷离场。

  一家期货公司黑色期货分析师向记者透露,过去一周不少投资机构正在集体缩减动力煤、焦煤期货多头头寸,甚至他们的平仓行为还带来“踩踏”行情——有些离场动作较慢、且投资杠杆较高的短线投资机构已遭遇爆仓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煤炭价格持续回落,越来越多煤炭贸易商也不再坚守“囤货待涨”的投机策略。

  “此前,不少煤炭贸易商与开采企业一面囤积煤炭现货,一面在期货市场买涨套利,但随着10月下旬以来煤炭价格高位跳水下跌,加之全国统调电厂供煤连续20日高于耗煤,他们也预感到囤煤待涨正变得难以维系,开始主动压低煤炭坑口售价100-150元/吨,寻求快速落袋为安。”一家陕北地区煤炭开采企业负责人向记者直言。

  CTA策略资金不愿再遇“业绩滑铁卢”

  在上述私募基金商品期货CTA策略交易总监看来,9月动力煤、焦煤期货价格持续快速上涨,令商品期货CTA策略再度“扬眉吐气”。

  数据显示,9月商品期货CTA策略以3.4%平均收益率,跑赢其他八大私募投资策略,令商品期货CTA策略的年化平均收益率回升至12.6%。

  记者了解到,在煤炭供需缺口加大令煤炭期货价格持续上涨、商品期货CTA策略赚钱效应再度凸显的双重驱动下,不少私募机构纷纷加大煤炭、动力煤期货的商品期货CTA策略投资力度,甚至部分私募机构的商品期货CTA策略里,买涨动力煤、焦煤期货的占比超过50%。

  但是,这种好日子没能持续多久。

  “随着国家持续采取多项措施遏制煤炭价格过快上涨,很多押注煤炭期货的CTA策略正遭遇新的业绩滑铁卢。”一位大宗商品投资型私募基金合伙人向记者指出。10月19日以来,动力煤期货从年内新高1982元/吨回落至1237元/吨,焦煤期货也从年内新高3878.5元/吨回落至2950.5元/吨,导致不少私募基金迅速收缩商品期货CTA策略投资规模“避险”。

  “很多私募机构开始担心,二季度的悲剧正在重演。当时调控政策令钢铁等大宗商品冲高回落,导致众多私募机构的商品期货CTA策略净值回撤幅度与波动性创下历史新高,甚至不少风格激进的CTA策略还由盈转亏。”他指出。鉴于此前的投资教训,如今很多私募机构一看到近日相关部门持续加大煤炭价格调控力度,骤然采取压缩CTA策略投资策略避险。

  “事实上,很多中短期、基本面的商品期货CTA策略都是押注煤炭期货价格上涨获利,如今煤炭价格易跌难涨,令他们意识到上述策略的亏损风险远远高于获利前景。”这位大宗商品投资型私募基金合伙人分析说。受煤炭供应增加(价格下跌)与电力恢复影响,不少私募机构还相继撤出与煤炭价格高度相关的纯碱、铁合金、硅铁期货买涨投资。

 2    1 2 下一页 尾页

郑重声明:此信息由网站程序爬虫抓取或网友投稿而来,不保证信息的时间准确性和内容正确性,政策性的信息以官方公布为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会在48小时内进行人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