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市场投机心理分析
“投机”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词语,常常与“投机倒把”、“投机分子”联系在一起,被认为是贬义词。事实上“投机”是中性概念,在金融领域,投机与套期保值、套利是同一层次的概念,经常被定义为价格风险的转移过程。
它的社会功能是将价格风险从厌恶风险的交易者向风险中性或者风险喜好的交易者手中转移。就其本质来说,是交易者对于交易对象,比如股票、商品价值判断的分歧。其功能在于承接市场风险、提高市场运作效率。
股指期货市场套期保值者是有限的,而且做多套期保值者和做空套期保值者数量不一定相等。套期保值者是市场真正的价值提供者,多空之间就充斥着大量的投机者,没有投机者在其中做润滑剂,市场就会像生锈的机器难以运行,因此过多打击投机行为也不利于市场功能的发挥。套利者则像是旁观者,一旦投机者跑出设定的跑道,就立即上前驱逐,消除这部分额外利益,实现套利。投机行为本质上就是为了卖而买。因此,其行为深受其心理影响,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以下就这些心理特点进行分析。
心理一:替罪羊心态。认为自己的亏损是由于庄家操纵所致,而把自己的判断失误归咎于庄家,这样似乎减轻了自己的责任和心理负担。这种情况在股市里尤为多见,如果自己买了股票亏损,而同时整体市场下跌,认为这是市场整体的问题,不懂得及时止损,而达到心理承受极限才忍痛割肉。
心理二:赌徒心态。如果上午买入股票亏损,那么下午就买入更多的股票,希望能够翻本,最后往往深陷其中。有些散户往往这么想——如果价格回到买入价,我就卖出离场,再也不玩了,结果往往遥遥无期。
心理三:从众心态。表现为追涨杀跌,而且往往原则性不强,盲目跟随大市,大家买我就买,大家卖我就卖,反正亏钱的不止我一个,赚钱分一点。这种心态往往还能赚一些钱,但是碰到主力离场或进场制造的虚假信息时往往被套牢。
心理四:信息狂躁心态。信息时代给予人们大好处就是信息大爆发,信息量和传输速度大幅提高,接受的信息多了,反而让自己陷入信息的海洋,不知所以,不知方向所在。往往看到所谓公司传闻、公告、事件等就认为所有的信息都跟股价有关。然而,事实上真正影响股价的只是其中一条或者两条信息。小有知识的交易者往往容易陷入如此心态而轻易入场或出局。
股指期货市场中的交易者,或多或少都会有上述心态,特别是市场中的散户们。如果不是入市多年颇有经验,又有一定造诣,就难免如此。而机构投资者由于有一定的投资决策机制制约,这种心态出现的概率会比较少。投机是为了寻找到下个买家而进行买入交易,因此投机者应该认真评估交易的泡沫程度,是否有下一家愿意以更高的价格接手,否则就应观望。不然所有的投机者肆意买入,造成价格无节制上涨,泡沫扩大必有破裂的一天,损失的还是投机者自己,而套期保值者和套利者无利害可言。
因此,投机者应遵循市场规律,严格控制自己,从几个方面控制自己的投机行为:建立一定的原则和假设条件,符合自己的原则和假设才能出手操作,特别是止损原则一定要建立;研究自己科学的预测理论和操作模式,这往往是在痛苦思索和众多经验教训后总结出来的;提升自己,从思维、心理上超越自己,形成自己的平常心,理性、简单、完美地进行交易。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