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期货

「解读」多家机构:市场供需面临重塑 2022年大宗商品或将下行!市场机会在哪?

  回顾2021年,同花顺商品指数全年累计涨幅近30%,大宗商品整体呈现上涨态势!不过,随着大宗商品指数自去年10月下旬以来迟迟无法迎来突破,叠加欧洲天然气近期价格连续出现回调,市场人士分析预计,2022年大宗商品下行拐点或将到来。

「解读」多家机构:市场供需面临重塑 2022年大宗商品或将下行!市场机会在哪?

  中泰证券、国贸期货:2022年大宗商品价格或将下行

  中泰证券报告预计,2022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将下行。2021年各类大宗商品价格轮番上涨,使得市场纷纷议论新一轮价格上行周期的开启。但通过对近100多年来40种大宗商品实际价格走势的综合分析发现,即便考虑到2021年大宗商品价格显着上涨,全球大宗商品实际价格仍处于下行周期。按照30-35年的周期时间来估算,下一次价格低点很可能出现在2026年左右,距当前还有约四五年的时间,之后实际价格上行周期才会开启。

  与此同时,国贸期货也指出,2022年大宗商品供需趋弱下,本轮大宗商品的拐点或已出现。

  分析认为,全球需求已经出现回落,2022年商品需求将进一步走弱,供给约束问题也将逐步得到改善,叠加美联储逐步收紧政策,金融环境不再宽松,本轮大宗商品的拐点或已出现,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部分商品产能或持续受限,加上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修复未完待续,商品需求周期被拉长,部分大宗商品或仍存在一些结构性机会。

  2022年商品机会到底在哪?

  从国内市场来看,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认为,大宗商品市场经历了疫情暴发以来接近两年的牛市之后,高位势必出现分化和震荡。随着“双碳”行动不断推进,2022年大宗商品供需格局将面临重塑。一方面,高能耗、高碳排放行业供给或将持续受到影响,如煤炭、钢铁、电解铝等,作为能源消耗密集行业,面临较大减碳压力;另一方面,新能源、新基建等绿色低碳产业的高速发展将给部分商品带来新的需求增量。

  对于具体板块来说,东证期货给出了以下几点:

  黑色板块,在多方位的政策纠偏下,煤炭供需缺口逐渐消弭。后期仍需关注寒冬天气和疫情对累库进程的扰动。钢材消费旺季不旺,供应偏低基础上库存仍去化缓慢,佐证了终端需求的低迷。黑色板块面临成本支撑下行、需求低迷的驱动形成合力,铁矿、废钢、钢材等品种短期的估值偏低仍不意味着见底。

  有色板块,前期资金从受国内限电政策影响的品种,轮动到了低库存且有海外减产题材的品种。在国内需求偏弱的大背景下,国内有色板块跟随工业品展开回调,沪伦比偏低显示预期对盘面的指引远超基本面驱动。值得注意的是,多数有色品种全球显性库存仍在去化,海外供给扰动风险尚未完全解除,有色板块走势或相对中性。供应端扰动对应的成本和需求差异或主导有色板块走势分化。

  能源板块,俄罗斯表示从11月初起对欧洲增加注气,海外能源紧缺担忧情绪暂缓。原油方面,近期OPEC+主要成员国面对增加供给的诉求时均表现较为克制。短期市场交易上游供应缓解后裂解价差收缩导致成品油估值下行,压制了能源板块走势。但部分品种旺季需求叠合供给弹性的缺乏,支撑仍在。

  化工板块,前期走势中,因成本支撑差异,煤化工产品跌幅大于油化工产品跌幅,板块内部跌幅与品种自身库存水平一致。全板块的强弱关系显示了终端消费的强弱:服装纺织(PTA、PF)>日化(PE、PP)>建材(PVC、玻璃),但服装纺织的边际出现弱化。值得关注的是,动力煤供应紧张缓解、成本支撑下移的预期已pricein在期货价格中,是否兑现到产业环节(中下游开工率是否上升,流通环节库存是否增加),仍需要时间验证。化工板块面临估值的不确定性以及需求的弱化。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