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期货

饲料价格快速上涨 生猪产能去化加快-农产品分析师大赛

  自2021年四季度以来,国内能量原料和蛋白原料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尤其是2月下旬俄乌冲突以来,全球饲料原料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我们认为从短期内,饲料原料价格都将维持高位,这会直接增加生猪养殖成本。本文主要从饲料原料价格和生猪供给两个维度分析本年度猪价走势。

一、饲料原料价格大幅上涨生猪养殖成本明显增加

  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全球谷物价格出现明显上涨。国外方面,美玉米盘面价格从580美分/蒲式耳上涨至780美分/蒲式耳,上涨幅度约为34%;美麦价格从750美分上涨至1200美分/蒲式耳,上涨幅度约为60%。

  国内方面,豆粕价格从3300元/吨上涨至5000元/吨,涨幅约为51%;玉米价格从2580元/吨上涨至2800元/吨,涨幅约为8.5%;小麦价格从2850元/吨上涨至3500元/吨,涨幅约为23%。饲料原料价格大幅上涨,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生猪企业养殖成本。

  根据饲料配方占比及不同原料价格测算可知,当前吨饲料成本相较于去年四季度上涨约400元/吨左右,折算到生猪养殖成本增加约1-1.2元/公斤。同时,考虑到全球能量饲料和蛋白饲料供需处于紧张格局且地缘政治冲突短期难以缓解,饲料价格或持续维持高位,这会直接推高生猪养殖成本。另外,由于饲料原料价格绝对价格较高,因此饲料采购融资利息相较于此前也会增加,生猪养殖边际成本也会增加。

  二、规模企业产能继续增加散户去化程度较高

  参考农业农村部数据,1月份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约为4290万头,月度环比下降0.9%,相较于去年高点累计降幅约为6%。根据草根调研与交流,目前市场普遍反馈生猪产能去化幅度低于此前预期,尤其是规模场生猪产能依旧处于增加状态。与此同时,散养户由于进退相对容易且融资渠道较少,因此散养户生猪产能去化速度较快,约为20%-25%左右。

  综合考虑,我们认为规模场生猪产能去化速度低于预期。主要原因是自2020年10月份以来新建猪场较多,对于已建好猪场,养殖企业必须提高产能利用率才有可能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根据各大上市猪企公告,2021年下半年以来都纷纷放慢了生产进度,因此新投入的猪场将会减少。进一步考虑到,目前生猪养殖亏损的幅度和时间,不排除部分上市猪企因为资金原因被迫去产能。

  按照发改委公布的猪粮比,截止2月23日猪粮比价约为4.98元/公斤。生猪养殖企业亏损幅度在加剧,我们认为今年上半年生猪产能去化速度和幅度将会显著加快。另外根据草根调研,1月份样本企业新生健仔数大幅下降,根据生猪生长周期来看,预估5-6个月后商品猪猪栏将会下降。

  猪肉最终产量除了考虑出栏数量还需考虑出栏均重。根据我们统计,样本企业出栏均重持续下降。从2021年6月份的115公斤下降至2022年1月份的97公斤,均重降幅约为15.6%。综合来看,我们认为今年上半年生猪产能去化幅度将会加快,预估四季度商品猪出栏将会下降。

  三、预期生猪养殖利润好转出栏节奏或有改变

  从2020年以来出栏均重变化可以知道,市场一致价格预期会导致市场主体行为呈现趋同性。因此,我们需重点关注预期养殖利润导致生猪出栏节奏的变化。而生猪期货上市恰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完美的视角去跟踪市场价格预期。

  目前生猪期货价格基本呈现远月升水排列,表明市场参与者对远月猪价一致看好。综合考虑当前养殖成本及四季度猪价,目前外购仔猪育肥利润相对较高。因此,我们认为一部分养殖户会加大补栏力度同时提高出栏均重以获得利润最大化。当市场主体行为都如此时,则远月生猪价格继续上涨高度将会有限。

 四、结论

  自春节以后,国内饲料价格快速上涨,根据测算我们认为饲料价格大幅上涨将提高生猪养殖成本1-1.2元/公斤。从饲料角度来看,将会提升生猪养殖成本。但是随着规模场产能利用率提高及能繁母猪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这将使得养殖成本下降。综合考虑饲料成本增加及生产成绩提高,生猪养殖成本环比依旧略有增加。

  此外,就出栏节奏而言。综合考虑能繁母猪存栏和新生健仔数,2022年生猪出栏量同比依旧略有增加。但考虑到预期养殖利润,预估上半年生猪出栏均重偏低,下半年出栏均重环比略有增加。

  整体来看,上半年生猪养殖企业由于亏损幅度和时长都已足够,这导致生猪养殖企业产能被迫去化幅度将会加快,同时养殖场成本的增加,都使得远月合约底部更加确定且安全边际增加。(农产品集购网特约撰稿,作者:李家文,转载请注明来源,否则将依法追责。)

  农产品集购网声明:本平台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