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贷款知识

安溪联社乡村贷款助管小组

福建安溪联社以创建“乡村金融服务助管小组”这种“一站式”服务为抓手,搭建农村金融便利平台,极大改善了农村地区的生活居住环境,让村民享受到了原来只有在城里才有的金融服务。

贷款办理畅通无阻

安溪县辖24个乡镇412个村,其中距离银行营业网点5公里以上的边远乡村205个,占辖内行政村居总数的50%,最边远的行政村离乡镇银行网点30多公里。这种山区分散的特点,造成信用社与农民之间资金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缺乏面对面的“一站式”服务,农民贷款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

“解决农民贷款难,建立一种资金需求信息沟通平台,畅通申贷受理渠道是关键。”该联社理事长白进才表示,在与政府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成立了“支农金融服务普及工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下发了试点实施方案,指导各乡镇与安溪联社在边远乡村召集市县两级人大代表及村干部成立了114个“乡村金融服务助管小组”,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熟悉村情民情的优势,收集农户资信,建立农户基础档案,登记农户贷款需求,有效实现了资金供需双方信息对接。

该联社定期组织信贷人员进村现场批量受理农户贷款申请,辅以“贷前公示”、“农户互评”的评级授信制度,将农户贷款简化为“一站式”的阳光化服务。同时,针对农民文化素质普遍低的实际,简化农户贷款手续,推出“简易通”便民贷产品,让农民在10分钟左右就可在现场办完贷款手续。

乡村贷款助管小组已成为了进一步贴近农民、联系农民的纽带,既是安溪联社与农户之间借贷双方资金供需信息的对接平台,也是该联社实施阳光信贷的有效载体。目前,累计通过乡村贷款助管小组推荐发放小额农贷11495户金额36262万元,提高了农民贷款的便利性和可得性。

这种一站式的服务,也使安溪在增户扩面工作中事半功倍。据统计,该联社建立农户档案24.03万户,实现目标客户建档全覆盖,全辖共发放农户贷款5.74万笔,户均贷款8万元,越来越多的农民得到了信贷资金支持。

金融超市服务到家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小额存取款已不能完全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边远乡村到信用社网点办理账户挂失、密码修改、银行卡激活、信用卡申请、余额查询、转账等,因为路途远,不仅费时间,而且成本高。

白进才表示,安溪联社不断延伸服务触角、丰富服务内容,组织辖内基层信用社成立流动银行服务队,带上移动终端和适量零钞币,每月定期轮翻进村入户开展现场办公,为边远山区农民提供卡激活、改密、电话签约、短信银行签约、信用卡申请受理、零币、破币兑换等服务,现场指导农民使用信用社提供的便民机具。

这种流动金融超市服务到农家的操作模式,不但有效弥补了自助机具的不足,更能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便利服务,深受老百姓的欢迎,真正做到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目前,已累计组织流动银行服务队30队,开展流动进村现场办公活动464次,累计为农民兑换零、破币1500万元,累计为边远乡村提供缴费和支付结算服务10万笔金额2000余万元。

为了满足农民对知识信息的渴求,该社先后推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信息管家”、“抓假高手”等金融知识手册,定期到边远乡村村委会摆放宣传材料;并通过举办有奖抢答广场文化宣传活动等形式,宣传国家的支农惠农政策、假币识别、防金融诈骗、征信等相关知识,将“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常态化。

在此基础上,他们派驻金融辅导员挂点乡村金融服务助管小组,定期组织开办财务管理辅导知识讲座,帮扶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小微企业、家庭农场等各类新型农业生产组织增强合规经营意识,不断提升融资能力。统计显示,先后组织开展了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300多人次,举办财务管理辅导知识讲座5场次,不断提升了新型农业生产组织的贷款易得性。

此外,该联社还结合农民专业合作社实际运作情况,按照“宜社则社、宜农则农”的原则,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投放力度,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发放贷款270万元,对社员发放贷款7792万元,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