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贷款知识

瑞昌市有效缓解了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

网5月6日讯,瑞昌市高度重视,抢抓契机,主动作为,各相关部门、乡镇、银行通力协作,有效缓解了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力助推了现代农业发展。

2014-2015年,共发放贷款105笔,2916万元。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分管市领导为组长,农工部、财政、农业、银行等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财政惠农信贷通”融资试点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单位的职责分工,为做好该项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是大力强化宣传造浓氛围。制作了宣传手册,对“惠农信贷通”政策、操作流程等进行了详细解读,向各乡镇、农口部门、合作银行及时发放。同时,利用镇村公开宣传栏、在乡村显著位置拉横幅标语、动员镇村干部进村入户宣传等多种方式,向广大农民宣传“惠农信贷通”政策,努力做到“信贷通”宣传无死角、全覆盖。

三是充分做好贷前调查核实。对拟贷款对象严把贷前“四道关”,经过乡镇初步核实,业务主管部门审核后,合作银行对拟贷款对象调查、授信,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察看借贷主体的个人信用报告,安排人员实地了解情况,四层核实把关,确保了贷款对象的诚信、可靠,为贷后管理奠定基础。

四是全力做好贷中各项程序性工作。一是按时拨付风险补偿金。对于上级要求的财政本级配套资金,市财政及时足额拨付到合作银行,打消了银行“不敢贷”的思想顾虑。二是合理分配信贷计划。根据调查核实情况及各合作银行上报的被扶持对象授信贷款数额情况,按照比例对各合作银行的信贷计划进行合理分配。三是充分调动乡镇积极性。为切实增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贷款积极性,以乡镇为主阵地,将此项工作纳入对乡镇的年终考评中,责权明确到各乡镇分管领导,加强了各乡镇对该项工作的责任落实。

五是严控贷后风险。为了防控贷款风险,在发放贷款前,协调领导小组查看拟贷款对象的个人征信报告,了解其个人信用情况,若发现有严重不良记录或黑户,剔除该贷款对象,为贷款作出了最坚实的保障。截至目前,未发现一笔不良记录和黑户。

推荐更多贷款知识:贷款还不上怎么办

关注手机(http://www.fengdujob.net/loan),贷款最新动态随时看。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