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金融百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总体情况 奏 鸣 曲

  1998年初,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序幕由此徐徐拉开。八年鏖战,八年搏杀,中科院不断加强战略研究,不断深化对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对科技创新规律的认识,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谱写了新时期一支威武雄壮的奏鸣曲。

  在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中科院初步实现了由单纯以学科为主进行科技布局向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态势聚焦创新目标并优选创新领域的转变,由以跟踪为主向以原始科学创新为主的转变,由以模仿为主向关键技术自主创新与重大系统集成为主的转变,由以分散的研究模式为主向加强跨学科、跨所力量的组织与凝聚、产学研紧密结合转变。

  2005年底,美国哈特森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发表了一份《中国向前跳了一大步》的科技竞争力分析报告,报告重点分析了我国的三个自主创新案例,其一是,中国未来几年将发射100颗卫星,从而形成全球地面观测系统,其二是曙光4000-A超级计算机,其三是能支持Linux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龙芯2号CPU芯片。

  美国国会智囊机构的这份报告,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成果的分量。众所周知,曙光4000-A超级计算机和龙芯2号CPU芯片来自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而将形成全球地面观测系统,也有中科院所作的重大创新贡献,其中包括中科院微系统研究所为主研制的创新一号存储转发通信小卫星。

  1998年初,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序幕由此徐徐拉开。中科院肩负着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确定了“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加强原始科学创新,加强关键技术创新与系统集成,攀登世界科技高峰,为我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作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贡献”的新时期办院方针。

  八年鏖战,八年搏杀,中科院不断加强战略研究,不断深化对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对科技创新规律的认识,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谱写了新时期一支威武雄壮的奏鸣曲。创新成果 百花齐放

  骏马奋蹄奔腾,一幅威武雄壮的西征军队图。只要胡伟武打开他的便携式电脑,这幅图画就跃然出现在屏幕保护程序上。

  在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由胡伟武为主设计师的青年科研团队,仅用了15个月的短暂时间,便终结了中国计算机产业“无芯”的尴尬历史,不久后设计成功的龙芯2号,很快投入了市场化的实际应用。

  龙芯CPU充分体现了我国在该领域的自主研究和设计能力,以至于在2004年10月,世界头号CPU设计厂商的英特尔处理器技术主管Borkar不由地说:“龙芯2号的突飞勐进让人感到恐慌,其研发团队的设计和开发能力提高得相当迅速。”

  “我们要做中国人能接受并用得起的计算机!”一直是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国杰院士的夙愿。如今,龙芯2号不但在江苏省建立了“梦兰龙芯”产业化基地,成批生产的以龙芯CPU为心脏的国民电脑,也已在西北甘肃省偏僻的黄羊川落户。“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微处理器芯片,实现龙芯的产业化已成为不可动摇的国家意志,让国民都能用上1000元以下物美价廉的电脑,是我们矢志不移的努力方向!”李国杰说。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