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甘肃:冬种麦、夏收草、秋收菜,陇原粮仓有了新模式

  “五月上旬,小麦还趴在地上,玉米刚刚种到地里,大田就有了亩产3吨鲜草,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近几日,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武威综合试验站组织田间测产,在甘肃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的试验田里,种植户王兴平兴致勃勃地向农户们介绍,去年冬种的小黑麦亩产鲜草已达3.0吨,收割后还能赶上了玉米等后茬作物播种时间,实现了“冬种麦、夏收草、秋收菜(草)”一年两收的预期。

  “春争日,夏争时”,甘肃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试验田里的小黑麦已经齐腰高,微风过后,风吹麦浪。“近几年,养殖业发展很快,饲草短缺,许多地方饲草的价格和粮食差不多,采用‘一年两收’的栽培模式,北方五月就有了鲜草,并且产量远远高于小麦草产量。”试验站站长张想平研究员介绍说。

  近年来,甘肃河西地区养殖业发展较快,春夏之交饲草紧缺,人畜争粮、粮草争地的局面日益严峻,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甘肃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团队,通过五年时间,对饲草大麦、小黑麦、燕麦等禾本科饲草开展品种引育遴选、产量比较、品质检测、栽培模式创新,筛选出适宜冬种和复种的禾本科饲草品种3个,去年9月底播种了两个冬性小黑麦品种,耐寒性强,越冬率达85%以上,经测产其中一个品种株高已达1.3米,亩产鲜草3.0吨。

  “禾本科作物灌浆中后期产量和品质最高,因此生产中都是灌浆中后期收割,大部分用做青干草,也可以用做青贮饲草。”张想平告诉记者,为了抢种后茬作物,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武威综合试验站团队进行了大胆创新,改革了禾本科牧草灌浆期收割的传统,五月中上旬抽穗前就收割,虽然影响了一定的产量品质,但为播种后茬作物赢得了时间。

  在连续几年试验的基础上,团队创制了提早管理、提早收割、抢播后茬的栽培模式,为了不影响后茬播种,提早收割,当天整地,当天播种,形成了一整套管理经验,实现了一年两收,提高了复种指数,增加了经济效益,据测算每亩新增纯收益800-1000元左右。一年两收模式的创制,不仅有效解决人畜争粮、粮草争地现象,也有利于冬春季防风固沙,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明显。“下一步,团队将进一步挖掘复种指数和经济效益,提高土地利用率,错期复种青贮玉米、饲草大麦+大豆、燕麦+大豆、高原夏菜等,并且根据不同生态区水资源状况,充分利用冬闲田,有效利用冬季雪水,创制不同的实用栽培模式,有利于冬春之交防风固沙,缓解饲草紧缺矛盾。”张想平说。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