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社论:未雨绸缪防范美联储政策外溢

  14日进入FOMC议息会议的美联储,是基于之前的点阵图、发布已被市场接纳的50个基点加息,还是会发布加息75个基点的“超鹰”宣言?市场正在屏息等待。

  不管结果如何,市场已经受到了很大冲击,13日美国股债双杀,道指下跌2.79%、标普500下跌3.88%、纳指下跌4.68%,美国十年期国债达3.381%创下2011年4月以来最高,都反映出市场在议息前的情绪释放。

  这一切都缘于美国通胀的桀骜不驯。5月美国通胀数据出炉,让市场瞬间清醒,通胀并没走远。尽管5月份美国核心商品环比上涨0.7%、核心服务环比上涨0.6%,相比整个CPI环比上涨1%、同比上涨8.6%,属于相对可控范围;但非核心的能源和食品在5月分别环比上涨3.9%和1.2%才是关键变量,因为目前能源和食品不仅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而且还受复杂地域政治因素影响,且这些已非短期干扰因素。

  当然,美国居高不下的通胀,其深层原因是美联储常态化量化宽松,这在市场信用紧缩、经济周期处于右侧时,给经济和金融体系带来的破坏性不明显,一旦经济进入周期左侧,如资本支出扩张期,量化宽松不及时退出,通胀就会如脱缰之马般奔腾。目前美联储已承认对通胀的判断失误。

  作为管理货币时间价值的机构,美联储可以长期无视泰勒规则,但必须将通胀规制在边际范围内,否则等待它的将是更为难治的滞胀。其实,市场已在警示美国经济所面临的滞胀风险,最近几个月,美国两年期和十年期国债多次出现倒挂现象,一旦失控的通胀扭曲市场的风险定价,干扰到市场主体的行动,直接影响就是使美国陷入滞胀。

  当前美联储必须决定是否进入“沃尔克时刻”,用不惜暂时导致经济衰退的果敢来驯服通胀。最近美联储理事沃勒表示,如果将失业率降至4.25%以下,美联储就已做得很出色了。在目前美国失业率维持在3.6%的水平下,美联储的一些决策者开始讨论这一话题,将警示各国要做好应对美联储政策外溢的准备。

  美联储货币紧缩的外溢效应业已显现。6月13日美元指数上涨0.6%,报105.04,盘中攀升至2002年12月以来最高,美元的避险效应正在凸显。同日欧洲也出现股债双杀,股市跌至3月以来新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德国10年期国债报收1.634%,创2014年4月以来最高;日本和印度出现股债汇三杀;韩国经济也出现疲态,6月上旬韩国出口萎缩12.7%。美元的避险性恰是美联储货币政策外溢的一个参考指标。

  当前中国经济正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等三重压力,中美存在经济周期偏差,美联储鹰派加息,中美利差不断扩大,会引发中美资产风险价格的相对变化,对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一定外溢效应。

  对此央行在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明确,货币政策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

  我国已实施以内循环为主、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战略,经济内循环将是我国经济的定海神针,通过精准的结构性货币政策,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保持实体经济的流动性合理充裕,是金融支持实体的标配。同时,要未雨绸缪做好一系列准备来有效应对美联储的紧缩政策外溢。

  总之,我国要实现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的货币金融政策,需要在整个组合上进行分工合作:即以财政政策为主、利率政策为辅护航经济内循环,同时用汇率政策护航经济内循环,从而最小化美联储货币政策紧缩的冲击。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