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上汽陈虹:建议建立中国车规级芯片统一技术规范与标准

  双碳目标、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共享化已经在较大范围内影响中国汽车行业。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达到33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60%,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双重分水岭已经出现。另一方面,受到疫情等黑天鹅事件影响以及新能源汽车超出预料的快速增长,2021年中国汽车产业亦遇到了芯片、动力电池等供应链短缺问题。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1年“缺芯”导致的全球汽车减产超1000万辆;另一方面在国内疫情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受到海外疫情等事件影响,中国车企仍旧深受“缺芯”困扰。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虹从“产业链补链强链”角度,建议加强政策保障促进国产大算力芯片发展。随着今后智能网联汽车的加快发展,车用芯片尤其是大算力芯片的需求,还将持续快速增长。为此,建议通过政策引导,多方协同,建立车规级芯片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并成立第三方检测认证平台;建议国家牵头设立专项资金,鼓励芯片企业、汽车企业共同参与,加快形成国产大算力芯片的研发、制造和应用能力。

  IC咖啡创始人王欣宇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我国车规级IGBT芯片进口比例超过90%,而国产IGBT芯片自给率不足10%。车规级 MCU也主要由欧美日厂商占据,国产渗透率极低;SOC高端芯片更是主要受控于欧美芯片公司。认证壁垒是国内芯片公司进入汽车芯片市场的障碍之一,国内芯片公司进入汽车市场需要获得AEC-Q100等车规级认证,该认证由欧美相关机构掌控,认证时间长度约为12~18个月,费用约为5000万元。

  因此,建立中国车规级芯片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对于解决汽车芯片“卡脖子”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

  另一方面,智能化已经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2022年1 月 17 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曾表示,为增进数字经济新动能,2022年上海聚焦传统车企、新势力、科技公司,发挥整车“大终端”“大平台”的引领作用,打造飞凡汽车成为科技时尚的主流品牌,打响“上海制造”品牌,推动上汽探索试点OEM模式;推动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座舱终端突破;加快商业化落地应用;推动政策、标准、品牌等协同发展以进一步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广汽、长安、东风等车企均已推出智能电动汽车品牌。

  针对“智能网联汽车”,陈虹提出,建议调整完善法律法规,加快推动商业化落地。要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更快发展,特别是实现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还需要在法律法规上实现突破。此外,全国人大代表、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和曾庆红亦在建议中提出,自动驾驶相关法规需进一步完善,如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责任认定、自动驾驶责任主体认定、自动驾驶伦理等方面的法律条款内容缺失等。

  从“助力落实‘双碳’战略目标”角度,陈虹则认为,汽车业助力落实“双碳”目标,不仅要继续扩大新能源产品的普及,还要在生产端和使用端共同发力,推动全产业链实现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汽车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另一方面,加强产业链布局与低碳技术研发创新,对锂、钴等上游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掌控,保证产业链安全。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