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乍暖还寒!复工复产堵点、难点亟待破解!来自667家上市公司的一线调查

祁豆豆等

“你们媒体知道上海具体复工复产的时间表吗?我们很迷茫!”5月初,一家上海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接收到记者发送的《抗疫复工两手抓!复产难否?@上市公司,这份问卷请查收》后焦急又期待地反问。

据悉,截至5月7日,上海已确定了两批复工复产企业的白名单,多家大型公司公开表示“已开始有序复工复产”,但也有部分中小企业反馈复工进展不顺,甚至还有千里之外的东北上市公司向本报反映,因长春与华东之间物流受阻,公司4月份销售直线下降。

“每一个企业都不是一座自给自足的孤岛,经济血脉通畅了,这些细胞体才能正常维持生存。”一位长三角企业高管感叹,长三角是中国制造业产业链最齐备、最庞大的经济重镇,有效复工复产重要性不言而喻。

4月2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稳就业是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的关键支撑,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采取更有力举措稳就业,其中第一项就是要推进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条件下复工达产。

更值得高度重视的是,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5月5日召开会议指出,目前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病毒还在不断变异,疫情的最终走向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远没有到可以松口气、歇歇脚的时候。

因此,从严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摸清企业真实复工复产状态尤为重要,惟有如此,才能切中时弊、有的放矢,制定有效的复工复产政策措施。

为此,上海证券报近期展开了以长三角区域上市公司为主要调查对象的问卷调查,探究上市公司复工复产实况。

截至5月7日,共收到667家上市公司有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逾九成被调查企业反馈受到疫情影响;半数以上被调查企业目前复工率低于90%;其中上海企业最为严重,约49%企业反馈其复工复产率不足30%。

纵观问卷结果,企业反映最大的问题是:疫情致使公司物流受阻,供应链断裂。

根据问卷反馈情况,上证报记者又挑选了一批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进一步深入采访企业高管,摸清其境遇及建设性意见。以期通过点面结合,真实呈现当前长三角地区经济冷暖变化,多角度透视上市公司复工复产难题与痛点。

在线调查:

660多家上市公司积极反馈

“我们已经认真填写提交,感谢上证报关注企业真实生存境况,为企业发声。”随着问卷发放,近期记者陆续收到类似的来自上市公司高管的微信回复。

本次问卷通过上海证券报微信公众号公开发布,并对长三角地区的大部分上市公司进行“一对一”推送方式精准发放。

截至5月7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67家有效反馈的公司中,长三角区域的上市公司占比95.2%,其中上海142家、江苏258家、浙江200家、安徽35家。

从企业性质看,民营企业498家,占比74.66%;国有企业119家,占比17.84%;剩余50家为中外合资企业。

从企业规模看,员工1000人以上的有379家,占比约57%;2021年净利润超过1亿元的企业有387家。可见大半数都是家底较为厚实的企业。

667家上市公司中,约92%的企业表示疫情对公司产生影响,其中37.18%的企业表示已产生很大影响。

从样本调查结果来看,反馈的企业中,目前复工复产进度达到90%以上的企业占比为46.78%;约三成企业复工率为60%-90%,仍有超过两成企业复工率低于60%。

进一步看上海上市公司情况,截至5月7日,有效反馈的142家上海公司中,48.89%的公司复工复产率不足30%,复工复产率在90%以上的公司约11%,剩余公司复工复产率在30%-60%之间。

复工复产率较低的主要问题出在物流受阻,供应链断裂。

疫情对企业经营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次调查数据显示,72.41%的企业反映疫情致使公司“物流受阻,供应链断裂”;62.82%的企业存在“人员流动受限,生产研发销售滞后”;另外有32.23%的企业“因防疫需求,停工停产”;还有9.3%的企业已经出现“资金链紧张,周转困难”的情况。

何谓复工:

名义复工不等于有效复工

上海复工复产“白名单”持续扩容,复工率的数值在不断提升,但据上证报调查发现,一家企业真正复工的标准是什么,连“白名单”企业自身都有困惑。

“公司旗下工厂自3月下旬封控以来就从未彻底停产,工厂一直有不超过10位留守人员简单监督流水线作业。获悉复工复产名单后,区内给的口径非常模糊,也未提供任何调配人员的申请材料,只是让等待下一步通知。”一家半导体材料公司负责人向记者说,“我们也非常疑惑自己算不算真实复工,10人留守作业说未复工显然与官方口径不符,但说复工又与实际不符,很难跟客户交代。”

无独有偶。一家通信设备供应商高管看着公司赫然在列的复工“白名单”干着急——他自己仍困在家里出不去。“我们是第一批复工复产‘白名单’企业,但经过与多个分管部门沟通后,只告知会陆续批复,我至今未获得复工资格。公司在手订单越来越多,却无法批量交付,远程指挥难度极大,我真是心急如焚。”

在该高管焦虑地等待中,第二批复工复产“白名单”也出炉了。

一家半导体企业有幸进入第二批“白名单”。4月30日该公司经过线上培训获悉,复工前相关部门要派人现场来审查是否完成抗疫物资等相关准备,预计要5月中旬才能完成审批手续,距离正式复工还有至少半个月时间。“物流(受阻)导致上游原材料断供,企业生产已难以为继。”该半导体企业负责人呼吁,在科学防疫前提下,希望有关政府部门积极作为,减少企业及员工复工复产手续的复杂度。

记者还注意到,在首批666家“白名单”企业中,有368家实际上一直维持封闭“在生产”状态,占比超过55%。其中,有不少半导体企业在封控前便作了充足准备,尽力维持生产。这些公司被认为是处于复工复产状态。

显然,复工率并不能体现有效复工的程度。

更有甚者,由于封控时间超出预期,企业封闭生产的底线也随之被击破。一家专用设备制造商负责人向记者反映,上海封控之前公司对可能面临的困难进行预估,按照两个星期的封控状态安排备品、备料,组织部分员工驻厂维持最低限度的生产,主要是为了一旦解除封控就能启动全产线的生产。然而随着封控延长,封闭驻厂的生产基本都已停工。

“目前公司旗下仅两家联营企业进入‘白名单’,位于闵行的核心业务公司还未列入其中,目前仍是停产状态。而‘白名单’企业复工也面临操作上的困难,员工居住分散在各区,把员工从居住小区转至工厂的进度很慢。”上述专用设备制造商负责人坦言,即使复工复产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总比停滞不前要强。公司旗下的企业正通过上海市经信委、商委、各区及各产业园区等多种渠道争取尽早复工复产。

从调查情况看,有效复工复产率目前还不太乐观。

上游不通:生产难以为继

从本次问卷调查及记者深入采访的结果看,疫情封控下企业遭遇的堵点与痛点大致相同——物流遇阻,产业链上下游不通。

“张江地区顺丰、汇森等快递还是不能正常收发件,之前被封在各快递点的芯片已经40多天仍不能送来。”一家半导体企业董事长表示,因为物流阻塞导致的上游原材料缺货,已经让公司的生产难以为继。

“物流受阻,部分供应商停工,不能及时交货。” 一家浙江企业负责人表示,上海疫情已经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了很大影响。该负责人坦言,“短期内企业还能通过内部调节,解决一些困难,但封控的时间巳经超过一个月了,这必将会对上市公司今年的业绩带来负面影响。”

类似的情况在长三角乃至全国范围内也有发生。一家机器人集成企业负责人介绍,春节至今,国内尤其华东地区疫情轮流肆虐,对相关区域内企业和上下游产业链经营生产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上游原材料供应严重受阻、物资配件匮乏已无法满足公司基本生产需求。

上述负责人表示,下游客户的催逼(甚至撤单)、上游原材料供应严重受阻、物资匮乏、价格大幅上涨、大面积人员封控隔离带来的高人力成本等已经压得企业喘不过气来。“物流、交通、商务和项目差旅人员的流通刻不容缓。我们万分焦急。”

还有些企业的长期规划遭受影响。“公司新建产能的五号厂房建设工程至今停工已超过一个月。”一家上海半导体材料企业负责人表示,恢复施工还需要施工各项材料供应商共同复工复产,估计短期内很难实现全面的复工,影响后续投资及设备安装调试。同时,复工程序复杂,配套工程施工供应商难以全面复工复产,困难重重。

成品压仓:企业订单流失渐多

上下游产业链遭遇物流阻塞,影响的不仅仅是发生疫情辖区的企业,与疫情封控区域有业务往来的外地公司也受到波及。

“整个物流中断,哪里的企业都不能幸免。”一家新材料企业董事长很是无力。据他介绍,公司在长春和华东发货都面临阻塞,4月当月销售比月初计划少了近一半,至今销售减少2亿元。“4月份主要受物流及供应链影响,5月份主要是客户受供应链因素影响,产能恢复缓慢居多。”他表示,这仅仅是当下的情况,对项目的影响就更大了。

截至5月7日,受访的200家浙江公司中,有49家反映疫情对公司造成很大影响。“封控政策导致物流不畅,供应链受到影响,出货困难,如果封控政策不调整,可能导致订单向东南亚等其他地区转移,造成订单流失。”一家纺织服装企业负责人认为。

类似情况也发生在江苏和安徽等地。苏州一家消费电子企业的负责人表示,上海客户及供应商的复工难已经影响到公司经营。

“公司90%以上产品出口,因为上海港受阻,产品没办法运出去,对经营结果产生的伤害还在持续。希望港口、物流能尽快恢复正常。”江苏某家具用品企业负责人表示。

一家消防装备企业负责人建议,加快落实现有政策,明确疫情期间复工标准,细化落实方案,减少审批门槛,强化交通运输保障,有序安排生产材料供给,加强产业链协同,才能助力企业正常运转。

“上游供应链及产品交付受到物流影响很大,虽然已在尽量减少影响,但考虑到迟滞效应,即使物流问题解决,企业也需要时间逐步恢复常态。”江苏一家高端医疗设备企业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的复工复产进度不足30%。他建议,可以优先考虑长三角即江浙沪皖的物流联动,推动核心上游企业逐步复工。

成本陡增:

运费与原材料价格都飞涨

物流遇阻还导致运价飞涨,企业经营成本骤升。

“以前一货车的运输成本大概3000元不到,现在1万元都不容易找到司机。”上海一家专用设备制造商高管告诉记者,尽管公司提前将能转移到外地大库的存货都已经在封控之前运出上海,目前尚能满足大部分客户交付进度的要求,但如若再封闭下去,将直接影响订单的交付和企业正常运转。

物流受阻,甚至还推高原材料价格。一家北方上市公司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物流阻断,造成原材料和产成品的运输不通畅。原材料价格高企,公司成本大幅增加,且还有成本继续增大的趋势。”

类似涨价情况在本次调查答卷中屡屡被企业提及。江苏一家机器人集成企业反馈称,“大宗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生产制造成本增加。大面积的人员封控隔离,人工严重闲置给企业造成人力成本高企。在当前经营环境困难之时,公司仍坚持不降薪不裁员。”

此外,一些消费服务类企业因上海疫情影响,门店迟迟不能开业,对线下业务带来冲击的同时,也面临着租金压力。不少企业反映,希望对疫情期间因防控要求而停业的门店房租予以适度减免。

政令不一:

防疫政策各异制约业务拓展

上海疫情形势日渐趋稳,但人员流动仍受到较大限制,企业异地拓展业务受到掣肘。

“外地的设备供应商工程师目前还是无法来上海进行服务,无法对设备给予现场技术支持。”上海一家半导体材料企业负责人诉说着复工复产中的烦恼:“只有‘白名单’企业才能申请电子复工复产通行证,但目前半导体企业需要无数的配套供应商工程师驻厂支持,这些工程师不复工,就解决不了‘白名单’企业复工复产的问题。”

供应商技术人员进不来,企业服务人员又出不去。类似的问题也困扰着另一家芯片设计企业:“客户量产时,很多技术测试需要现场调试,或者客户将产品快递过来进行调试,但现在长时间的封控状态,致使公司无法向客户提供技术支持,导致很多客户项目延期。”该负责人认为,有效复工复产可以用木桶原理来看,是否有效关键看最后一块“短板”有没有补齐。

因上海及长三角其他省市防疫政策各有不同,疫情反复波动对纺织服装、消费品等企业经营活动带来诸多限制。“长三角周边是纺织集散地,杭州四季青、绍兴和嘉兴等服装交易市场关门,下游的订单减少,对国内的工厂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一家浙江的纺织服装企业逐渐感受到疫情对行业带来的寒意。

同样,奶茶也因消费终端客流的缺失而不“香”了,加之上游原料价格上涨过猛,浙江一家知名奶茶企业盈利也出现大幅下滑。

针对防疫政策带来的业务拓展困局,一家上海公司负责人建议,“可组织有需求的企业,选送身体健康的少数员工走出上海,在周边城市先隔离满14天,核酸检测阴性后,可就此出差支持全国系统和客户的需求。”

企业心声:科学防疫畅通物流,

减税降费激发活力

针对复工复产中遇到的现实困难,以及疫后经济恢复可能面临的挑战,660多家企业也通过答卷向上证报吐露心声:畅通物流、财政支持是企业亟待解决的两件心头大事。

参与问卷调查的多数企业呼吁:在从严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前提下,要让各地防疫政策更加透明,针对物流运输及人员流动管控出台全国统一政策;尤其是在加快产业链全链条复工复产,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和服务方面,坚持在科学防疫的前提下,探讨落实互联互通、互认互信的解决方案,有效杜绝地方各自为政、层层加码等问题,力促中央制定的政策政令畅行无阻。

4月2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和经济工作,其中有一点就是要坚持全国一盘棋,确保交通物流畅通,确保重点产业链供应链、抗疫保供企业、关键基础设施正常运转。

财政政策在援企纾困、兜底民生方面的作用突出,对冲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众多战“疫”中企业共同期盼的“甘霖”。

数据显示,91.75%的企业建议出台疫情期间税收减免等扶持政策;75.41%的企业建议政府部门提供针对疫情停工及防疫工作的补贴;61.17%的企业建议出台疫情期间五险一金延期支付的扶持政策;近50%的企业建议出台疫情期间银行贷款利息延期支付的扶持政策。

疫情结束后如何帮助企业恢复元气?对此,大部分企业期待政府给予相应的扶持政策。例如,74.66%的企业希望得到支持缓缴或减免社保的政策;58.47%的企业想得到支持企业创新的扶持政策;53.07%的企业想得到缓解现金流压力的扶持政策。

企业期待的也正是高层关心的。5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举措,以保市场主体稳就业;确定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措施,助力稳经济稳产业链供应链。会议特别强调,抓紧把已确定的退税减税降费、缓缴社保费、物流保通保畅、推动企业复工达产等政策举措落实到位。确保6月30日前全部退还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增值税存量留抵税额,符合条件的中型企业退税也要提前到这一时限完成。

学者意见:站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高度

看待复工达产

抽身微观视角,我们再从宏观的长视角审视此次疫情对长三角产业链的影响。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浙商银行原行长刘晓春向上证报表示,此次疫情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上海这座城市对整个经济辐射能力及影响力之大。上海不仅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的中心,还连接着大部分的产业链。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一个市场主体都不是单一运行的,部分“白名单”企业的复工复产之所以存在诸多困难,是因为产业链上的其他市场主体还没有被激活。

“封控状态下大部分物流断裂,实际上是将整个社会运行的‘毛细血管’被切断了。在此状态下,复工复产中的人、物无法正常运转,生活保障受限,必然会影响复工复产的整体效果。” 刘晓春认为,有效复工复产需要宏观统筹、综合施策,将“毛细血管”疏通,才能有效激活复工达产。

刘晓春特别指出,要重视此次疫情带来的衍生性问题,例如未来可能出现阶段性的高端人才、外籍人才外流,这可能会对复工复产后的企业发展带来更大的挑战。此外,不可预期的封控带来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影响企业后续发展的劲头。

对此,刘晓春建议,要站在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高度看待复工达产,在积极推动上海企业复产同时,要主动去帮助带动江浙皖地区企业复工复产,在共同战“疫”中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刘晓春认为,政府要加大对复工复产企业的扶持力度。例如,对凡是2022年注册的企业实行一年免税两年税收减半的政策,鼓励更多市场主体在上海落户展业;同时对存量企业也采取相应的税收优惠;还可以通过数字货币方式给上海常住人口发钱,拉近政府与老百姓的距离。“稳住企业、稳住人心,才能让疫后的整个市场迅速活起来。”刘晓春表示。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分析指出,由于这一轮疫情波及面较广,叠加市场主体预期转弱,其对经济的影响不可小觑。但是,凡事都有积极的一面,那就是已经积累的抗疫经验将使政策的应对更加成熟。因此,应尽快遏制疫情的扩散蔓延势头,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目标任务。“减税降费是直接有效的方法。上亿市场主体承载着数亿人就业创业,保市场主体就是最大的保就业、保民生。企业能生存,就业就会有保障,就能提高收入、促进消费,形成良性循环。”盛松成表示。

微观看,对上海及周边企业来说,物流遇阻是最大难点;宏观看,对中国经济来说,上海疫情是年度极大难点,动态清零之后,就能清除这个难点!所以要看清形势、统一思想,鼓舞信心、落实行动。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5日召开的会议指出,“我们的防控政策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我们的防控措施是科学有效的。我们打赢了武汉保卫战,也一定能够打赢大上海保卫战。”

记者:祁豆豆 温 婷 王墨璞嘉(实习)

视频:贾立歆 制片:全泽源 薛 婧

编辑:全泽源 责编:张晓光、郭晨希

校对:张 宇 制作:何永欣 图编:赵雁旎

监制:浦泓毅 签发:潘林青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