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股票传统技术分析领域有影响的思想家]瑞夫•N•艾略特

当沙贝克进行预示行情的图形分类,韦克夫寻找这些图形中的建仓和出货信号时,瑞夫•N•艾略特(1871-1948)的工作为市场行情的研究增添了第三方面的内容。他观察了市场波动或循环的形态,并提出了一些对这些波动分类的基本原则。

艾略特最初是一名道理论的虔诚学生。他相信市场时机的选择是投资成功的关键,何时买远比买什么重要得多。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到30年代初长期卧病在床这段时间里,他开始深入研究市场行为,最终其研究比道的工作细致得多。他于1934年研究出他的第一套原理,后来这套原理以“波浪原理”为名发表,他的工作最终以艾略特波浪原理(或艾略特波浪理论)而驰名。

与图形相反,艾略特的研究集中于市场行情的循环行为或波浪。他注意到波浪有重复自身的趋势。这种价格行为形成了一种可被预测且可用作预测工具的结构。

一个完整的波浪或“循环”由5个上行浪和其后的3个下行浪组成。发生在趋势方向中的行情被称作“动力”浪。艾略特观察到趋势的自然规律是沿上行方向展开,因此,循环有一个向上的偏斜。每一浪或循环可以细分成更小的浪或循环。大浪和小浪遵循同样的原理。在任何时间框架之上都能发现这种行情形态。

波浪通过价格和时间的度量来定义。市场轮流处于动力浪,或者说是沿趋势方向的那些波,和调整浪状态。艾略特没有使用收盘价,而是改用价格区间。行情高点和低点之间的距离就定义了一定时期的一个浪。与调整浪价格区间相关的动力浪价格区间用作预测下一个动力浪。一项被称作通道效应的技术是将这一过程可视化的最为方便的方法。图1.6说明了艾略特如何利用通道效应来展示每个动力浪可以预测下次行情的走向。注意加拿大太平洋有限公司是如何在一个完全确定的通道中运动的。

太平洋有限公司(cp)

图1.6 太平洋有限公司(cp)

一般说来,市场行情中调整度预示了下一波的强度。虽然艾略特对成交量的分析不如韦尔夫深,但这两个技术人员都注意到调整期成交量趋于干涸。第5浪的成交量也往往较小,有时它看起来类似于韦尔夫所描述的交易极点的确认。

艾略特试图刻画出不同波浪的个性特征,对每次行情的成交量和波动性进行分析。艾略特对于波浪特征所有原理的目的都是为了建立一个可用作预测工具的市场行为一般化模型。然而,同韦克夫和沙贝克一样,艾略特在他的文章中以大量篇幅来强调理论与真实的实践大不相同。在花去数年的时间不断应用其所观察到的原理之后,艾略特才达到对其运用自如的境界。

人的情感引起波浪,因此当市场交易广泛活跃、收益丰厚时,循环就更明显。成交量和流动性使行情形态更加显而易见。记住,千万不要在一个死气沉沉的市场中交易!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