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洞见湾区丨以特色文化街区为牵引 促进深圳文旅消费活力再提升

  近日,深圳公布第二批特色文化街区创建名单,致力于以特色文化街区打造为牵引,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和消费活力再提升。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研究员王继昌近日,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印发《关于公布第二批深圳特色文化街区创建资格名单的通知》,公布了中英街、东门老街、艺展中心等11个特色文化街区。此举是深化落实《深圳市文体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实现深圳在2025年建成辐射粤港澳大湾区、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区域文化中心城市目标的重要举措。综合目前已经公布的两批特色文化街区名单来看,其中具有两大亮点特征。

  一是注重错位发展,体现街区特色。今年9月出台的《深圳特色文化街区管理办法》指出,要根据错位发展、体现特色的原则,要打造集娱乐休闲、生活消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为一体,具有鲜明文化特色和品位内涵的特定功能区域。比如,第一批入选的街区中,大鹏所城致力打造海防文化遗产小镇;第二批入选的街区中,蛇口海上世界聚焦时尚滨海文化,观澜版画基地主打特色艺术。两批特色文化街区的打造,正在改变此前社会上对于深圳文化街区缺乏主题和类别的固有认知。

  二是重视传统文化,融合时代精神。两批特色名单中,依托传统历史古迹的街区有12家,占比过半,达57.2%,充分体现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图;主要凸显时代脉搏的街区共计6家,占比达28.6%,也有力呈现了弘扬时代精神的元素。其中,艺术感较强的华侨城创意文化街区、主打特色消费的华强北科技时尚文化街区、体现传统消费街区改造升级的东门老街等,均是深圳文旅融合注重彰显时代特色的代表。此外,入选名单中还有3家聚焦发展文化产业的街区:大芬油画村、大浪时尚创意小镇与艺展中心,显示了深圳深度贯彻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的发展方针。

  接下来,综合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文化街区发展经验,深圳特色文化街区有望继续优化升级,促进文旅消费活力持续提升。一是充分调动社会力量,适当借鉴广州恩宁路历史街区引入开发商建设及运营管理(BOT)的“政府主导,企业承办,居民参与”模式,以及广州南华西街开发的“政府主导,居民参与,财政补贴,公众参与”方式,广泛调动汇集民间智慧,丰富街区商业文化生态。二是充分兼顾改造与保护,北京南锣鼓巷、上海思南公馆开发时均注重“商业步行街”与“历史文化展示区”双重定位,兼顾历史文化保护和现有街区升级,深圳也需要根据特色文化街区相关文件要求,保护和活化利用好珍贵的文化资源、生态资源,尽量避免大拆大建。三是充分湾区文旅资源,北上广特色街区中,同仁堂、老凤祥、广州酒家等本地老字号品牌的带动和支撑作用显著,深圳也需要充分整合、吸引大湾区粤港澳三地的老字号店铺入驻,带动文化街区人气提升和品牌升级。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